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零七章 危如累卵
吴方海率领军队一退再退。第二道防线之后,却是无险可守。



沿途倒是有一些大城,但单独的城池却无法阻挡大军的脚步。



第二道防线之后就是广陵郡,与其余的郡不同,广陵郡几乎有半个栖霞之国的面积,这里是栖霞之国的核心地带。



但是我们也知道,往往所谓的核心地带,其直接面的战争的能力,都偏弱——他们可以输出战争,但如果战争直接在这些地方爆发,是灾难性的。



晋阳之国三十五万大军乘胜追击,一口气突入防线数百里,这才因为担心后路等问题,而暂时停下。



吴方海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重新整顿军团。统计大军后,吴方海面色更加难看了。大军,只剩下不足15万!考虑到虚报、伤员等,可战之力应当在12万之下!



当初守护栖霞之国边界的,足有五十多万大军,而现在竟然只剩下不足十五万残兵败将,其中的差距什么的就先别说了,最重要的是……只剩下这点力量,如何守护国家!



在边界的时候,五十万大军依靠坚固的边防,都没能阻挡敌军;此时无险可守、又只剩下十五万宛若惊弓之鸟的残兵败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而且大军的辎重啊、物资啊等等,也几乎全都丢了。



吴方海只能就近整顿士兵,同时将这里的情况向后方报告。



…………



而此时,司马震却强撑着身体,来到了城楼上,俯视自己的三十多万大军。



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三十多万大军难免有所损失;但依旧有三十多万。而且经过这一次战斗后,大家重新找回来信心,即将崩溃的士气重新凝聚。



而且,重新凝聚的士气,犹如淬火后的钢铁,更加的坚定。此时,将士们正高呼着,却也整齐有序的整理各种战利品。



看着将士们的精气神,司马震满意的笑了。



等到中午时分,相关统计也出来了。司马震看到报告,更满意了。



虽然吴方海下令销毁所有带不走的物资,但实际上因为溃败的太快,加上大量逃兵等,却让吴方海的命令没有被很好的执行。



还有就是,晋阳之国的军队已经疯了——他们是真正的破釜沉舟。必死之下的战争,让晋阳之国军团爆发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不过兴奋之后,司马震看着手旁的炮弹,却眉头深皱。这半天来,当将士们在欢呼的时候,司马震却在思考这奇特的武器。



一开始,司马震也赞同刁德山提出的防守建议,但是很快司马震就摇头了,他很敏锐的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奇特的武器可以随时攻击,而且根据先前所见,其射程可达20里之远;话句话说,20里范围内,完全处于攻击范围。



想要防守,就必须有一个庞大的阵法结界将20里范围完全包裹才行。那对灵石的消耗,是无法想象的。而且,阵法移动困难——自己只能防守、原地不动的防守!



显然,这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也要研究出这种奇怪又强大的武器来!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司马震还不知道这武器叫什么名字。真的是……一个纠结的问题。



被人给轰了一顿,大半高层将领死的死、残的残,竟然还不知道这武器的名字。



不过很快司马震就重新浮现微笑。这次战争为大军获得了足够的物资,至少可以轻松地等到下一波补给,为大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还有就是进一步击溃了栖霞之国的正面防线;侧面防线虽然失败,但也算不得什么,正面战场的胜利,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将栖霞之国的主力军团进一步削弱到了不到20万,才是最大的胜利。



等攻击到了栖霞之国的皇宫,就什么都解决了。



司马震这样想着,同时也将前线的情况向后方做了汇报:栖霞之国新武器,必须要派遣间谍等搞明白,同时也让国内小心。还有就是,下次物资支援的,要多补充弓弩、如果能提供援兵就更好了。



而大军接下来还有一块硬骨头:九阳宗!



九阳宗也在广陵郡,偏南方,但距离晋阳之国大军更近;若九阳宗偷袭,或者参战等,对司马震、对晋阳之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巨大考验。



九阳宗,是栖霞之国内最大的宗门,历史悠久。九阳宗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八千年之前;而当今的栖霞之国建国历史,还不足三千年。



也就是说,九阳宗的底蕴,甚至可能超过皇室。当然,这仅仅只是可能。



司马震摸不准九阳宗的情况,他想了许久,终于决定,亲自……哎,还是、派手下一名亲兵持了自己的亲笔信,去九阳宗走一趟吧。



大战之前,一个重伤的统帅放下大军、前往位置的危险环境谈判,是不理智的。



司马震斟酌许久,数易其稿,终于写出了一封洋洋洒洒数百言的‘劝降书’。



劝降书中,没有‘投降’等字眼,而是大谈特谈九阳宗的过往、以及未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