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4章:这纪录片看起来很一般啊(第四更,为盟主“爱爱”加更6)
“很好,那就这么定了,预算八百万!少了我再去想想办法,多了到时候大家一起分,作为奖金。”



付宏成拍板,继续道:“第二个问题,老曲在电话里说,这档纪录片你需要自己全程掌控对不对?”



王桓点头:“是的。”



付宏成道:“可以,我全部放权给你,九组的员工,包括我在内,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都听从你的吩咐。你只需要用心做好纪录片就行。当然,最后节目播放时,我这个负责人还是得过目一遍。”



王桓道:“这个是肯定的。”



付宏成道:“那现在就是第三个问题,关于你的身份问题。因为一般来说央视是不允许外人来完全主导一档节目的,这关乎到央视的面子。所以我准备让你在台里挂个职,这样你就算是央视的员工了,不会让人诟病。但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由于你大学还没毕业,签不了正式员工的合同,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实习的身份,希望你不要介意。”



对于身份问题,王桓根本没想过。



所以点头道:“可以,只是个挂名而已。”



付宏成道:“第四个问题,我听老曲说,你要求纪录片做出来后,要跟赵元升的新综艺节目在同一个时间段播放?”



王桓道:“没错。”



付宏成深深看了王桓一眼:“为什么?”



王桓笑了笑:“我觉得纪录片如果做的够好,收视率应该也不会太低。所以我想跟赵元升比一比收视率。输了无所谓,万一赢了呢?”



咳咳……



付宏成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



你纪录片跟人家综艺节目比收视率?



居然还说万一赢了?



谁给你的勇气?



不过,算了算了。



反正央视九套的节目,对收视率没多少要求,所以哪个时间段播放都没问题。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



没错,他付宏成管理下的央视九套就是这么咸鱼。



至于王桓说的去跟赵元升比收视率,他就当一个笑话听听得了。



还能当真不成?



他又不傻。



于是付宏成道:“这是小事情,不过我得奉劝你一句,赵元升本来就跟你有些矛盾,若是知道你导演的纪录片和他一起播出,恐怕他们三套会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传出来,我这个老家伙听多了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倒是无所谓。若是你听到那些冷嘲热讽,真的没事?”



付宏成提前讲这话说出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实在是王桓这丫的太能惹事了,现在不论是娱乐圈还是各大电视台,甚至各大社交平台,提起王桓,第一反应就是惹事精。



所以他担心王桓将纪录片和央视三套的新节目一起上,会闹出什么事来。



实在是这事太不正常了。



王桓傻吗?



不傻!



但他为什么要将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去拼收视率?



明显就有问题。



虽然就算王桓闹出什么事情,只要他不违反原则问题,付宏成都不怕。但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对不对?



王桓一看付宏成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笑道:“付总,您放一百个心,我只会专心拍我的节目,至于他们央视三套说什么,我绝对不会反驳一句。只要他们不抄家伙上门,再难听的话,我都当没听到。”



付宏成站起来:“好!那现在我基本上没问题了,欢迎你加入央视,王桓!”



说完,付宏成伸出手,跟王桓的右手握在了一起。



合作就此成立。



当天晚上,王桓在酒店将《舌尖上的中国》方案赶了出来。



真正到写策划方案的时候,他才发现这档节目要录制出来,难度比预想中的要大得多。因为这个节目,虽然两季加起来也才十五集,可是拍摄的内容却遍布整个华夏,各种美食原材料采集的时间跨度也相当大,囊括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平行世界里,庞大的拍摄团队,耗费差不多一年功夫才将它的一季内容拍摄出来。



也就是说,王桓要在短短时间内拍摄出原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完全不可能。



“看来只能将第一二季融合起来,抽取其中的精华。将一些因为季节性问题不能够拍摄的内容暂时先去掉。集中精力拍摄目前阶段能够拍摄的内容,以及和季节无关的美食……”



很快,王桓就重新梳理了一遍思路。



一直到深夜,才写出了一份他觉得没问题的策划方案。



次日上午九点。



王桓再次赶到了央视,将这份策划方案递给付宏成。



付宏成心中微微一惊,没想到王桓这么快就拿出了纪录片的方案,他接过文件,便认真看了起来。



大约半个小时后,他才抬起头来:“《舌尖上的中国》?记录华夏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