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发明!脚踏纺车!
第41章 慷慨好义的莽夫!



作者:仙丨包子



“斩......斩首近百人?!”



“当初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在下也是十分震惊的,没想到小小的莽家村,竟然能够出现如此勇猛之士。”



“这会不会搞错了什么啊?”



里正莽三刀皱了皱眉头,询问道。



莽夫的勇猛,他早就知道了,毕竟能够力搏猛虎、驱逐野猪、斩杀豺狼,放到战场上也迟早会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然而,在里正莽三刀的眼中,杀个十几个人就已经算是勇猛无双了。



这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就斩杀了近百名魏军,这已经不能用勇猛来形容了,就算是军中的将军们,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种战绩吧。



“怎么会,莽夫之名,如今在军队中已经传播了开来。”



“按照他的战绩,足以升到第五级的爵位——‘大夫’,然而他却自愿分出一半功绩给战友。”



“现在军中提到莽夫的名字,谁不为他的‘慷慨好义’感到敬佩啊。”



“........”



负责送邮件的秦吏笑了笑,说道。



听闻过莽夫事迹的人,不管知不知道他,没有一个不会翘起大拇指称赞的。



无论是那一份勇猛,又或者说是‘慷慨好义’的行为。



在战国时期,最为崇尚的就是义士、义行。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正如孟轲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非但儒家如此推崇义,连不崇儒的秦国也深受此风气影响。



那些为义气而甘愿一死的志士,他们的声名皆能被久久传颂,这就是时代的风尚。



可以说,从莽夫将军功分给战死的同伴那一刻起,他的名字就开始渐渐传扬七国,虽然比不上那种成名已久的名将,但也是名声鹊起。



“好好好!我莽家村至今为止,仅仅只有一名‘公士’。”



“没想到,如今竟然一口气多了三名‘公士’,一名‘簪袅’,一名‘不更’。”



“虽然有三人战死沙场,但是他们都是我们莽家村的英雄。”



“........”



里正莽三刀突然楞了片刻,随后大声的说道。



他最担忧的,就是在自己死后,由于村子里没有人拥有爵位,无法担任‘里正’的位置。



如此一来,莽家村的里正位置,就会让其他人来担任了。



这要是落到了别人的手中,指不定莽家村的资源不知道会被瓜分成什么样子。



莽家村的男儿,并不怕战死沙场。



就怕没有赚回任何的功勋,就死在了战场上,成为了默默无名的小卒。



“那在这里,我就提前恭喜了。”



“家书!莽夫有寄家书回来吗?



听到自己喜欢的人,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名声鹊起,梦瑶自然发自内心感到开心。



不过,比起‘不更’爵位的封赏,梦瑶更加在意莽夫有没有寄回来家书。



“当然有,给。



秦吏打开了身后的背篓,这是大秦邮递员的标准装备,上面盖着一层布,里面的信都写在木牍上,防止雨水渗漏进去。



这时代的信函,是由两块木片组成的,下牍用来书写文字,上牍则是空白,将下牍的内容遮盖起来。



再用名为“缄”的菅草、蒲草制作的细绳,将上下两牍牢牢捆起来,合在一块,便是一封信。



若是官方文书,为了防止人偷拆,还会“封缄”,也就是在绳子打结的地方糊上一层特制的红色封泥,再盖上官吏印章。



同时,秦国对于信件的邮寄,也是有着严苛的法律。



一旦发现负责的秦吏偷偷拆开观看,直接就是罚款两千钱,差不多是他两年的工资了。



第二次发现,就直接辞退,并且罚款加倍。



正是因为这一份严重的责罚,让负责的秦吏根本不敢乱看里面的东西。



“好了,莽家村的信件已经送完了,那么我就去下一个地方了。”



“嗯。”



梦瑶接过了木牍,点了点头,说道。



此刻她的心思,已经全部在这一封家书上面,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拆开来看一看。



用马鞭抽着自己身下的战马,秦吏朝着远方缓缓的离去.......







b



/b







(1/1)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