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9章 京城(求月票)
大周六十三年,显然过得极不平静。



但定州纷乱,似乎与遥远的京城,没有多少关系。



大周京城。



四通八达的街道,一处又一处的民坊,以皇城中轴线设计,构建得极为规整。



曾经有诗人赞叹:‘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又有‘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等句,极言京城贵气之浓郁。



夜晚。



皇城早已关了大门。



御书房中,大周皇帝仍旧在批阅奏文。



四周点着粗如手臂的蜡烛,光焰明亮,燃烧起来没有一点杂味,反而带着一股提神醒脑的清香。



以天下之物力,奉君王之欢心。



这就是古代皇帝的享受。



即使如此,大周皇帝伏案良久,仍旧感觉腰酸背痛,不由停下,揉了揉眼睛。



“陛下,还请万万保重龙体啊。”



旁边一个侍奉的红衣大太监,见状立即上前,为皇帝按捏着腰背。



“朕毕竟是老了啊……”



大周皇帝叹息一声:“皇爷爷百战而得天下,当时多年战乱,天下穷困,连马车都找不到四匹相同颜色的骏马,历经父皇与我二代努力,总算又令天下入了盛世……朕九泉之下,也总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作为皇帝,他知道更多。



虽然因为身上汇聚的信念太过浓郁,绝了修炼道法的可能,但死后必能得享尊荣,死而神灵,而这一切,又与天下信仰息息相关。



因此,历代帝王虽然有着昏庸,但本心都是想将天下治理好。



“如今天下几年都是大熟,府库钱米充盈,这都是陛下之功……”红衣太监想了想,还是说了些吉利话。



“是啊……粮食有了,百姓能活得下去,就不会造反……读书人要求高些,但有官做,也就满足了……”



皇帝叹息道。



这实际上还是困于见识。



历经大乱,天下人口死伤惨重,空出大量资源,任何朝代过来,只要不是特别失策,与民休养生息,基本都能有个盛世。



“但是,这样的天下,为何还有人要造反呢?”



皇帝言语如冰,吓得太监立即跪在地上。



“罢了……谅你个奴才也不懂,希望倪武通与妙羽有着收获……妖怪,嘿嘿……这可真是少见了。”



皇帝正自摇头,外面突然跑进来一个小太监,高高举着一份文案:“陛下……神捕司千里传书!”



“呈上来!”



皇帝眉毛一动,摆摆手。



红衣大太监立即下去,接了文书,仔细检查一番,才呈到御案之上。



皇帝看了,面沉如水,又带着一点高深莫测。



“莫非这世上,真有仙人?点石成金、返老还童,是真是假?”



良久之后,皇帝长叹一声。



任凭什么帝王将相,也逃不过岁月如刀。



他此时,深刻理解了这句。



年轻时的活力,早已一去不复返,这个身体开始渐渐体弱多病,告诉他,他的确老了。



而如今,一份希望,似乎就摆在面前。



‘历代皇帝,就没有不追求长生的……朕……还想再活五百年……’



皇帝又拿起文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起来,等到最后几行,倪神捕一行战死白梁山之时,紧皱的眉头才松开了一点。



‘便宜这奴才了……’



若此人不死,回来也得下大狱,甚至不必他动手,有得是权贵来干这种事。



虽然那个仙人的行径,的确令皇帝有些不喜,但为了长生,他可以忍耐。



至于过河拆桥,秋后算账什么的,那也是帝王本能,不必多说。



当即拿起朱笔,写下几句:“倪武通战死,功过相抵,其余人等,稍加抚恤……妙羽留任定州,戴罪立功……”



这实际上就代表,皇帝对这趟差事很不满意。



而将妙羽继续留在定州,则是为了继续打探那位仙人的踪迹与消息。



“陛下……正阳府急报!”



就在这时,又有太监送了奏报进来。



皇帝一看,顿时感觉一阵晕眩:“那反贼王顺,还敢出山?不仅出山,居然纠结起数千人,又攻破了两县,如今正阳府已经一片糜烂?”



他根本想不到,为何那一个区区山民,竟然有如此能量。



争霸天下不是儿戏,都是硬实力的比拼。



白梁山的山民?



若真的有本事,早在前朝末年就该名声大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