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两百二十一章 登极
这道钟声一起,整个京城陡然紧绷。



在周正回府的途中,无数人来去匆匆,更有五城兵马司的士兵来来回回的巡逻,简直要戒严。



周正一到门前,福伯一把拉住周正进府,连忙关门,神色凝重的道:“二少爷,老爷进宫了。”



周正倒是没有慌乱,只是疑惑的道:“爹为什么进宫?”



按照他的理解,应该是六部,都察院以及内阁的大佬们进宫,商定新皇继位的事,周老爹怎么也去了?



福伯显然是知道了什么,低声道:“信王在不久前,被英国公亲自带着进宫了,还有王府的侍卫跟随。”



周正轻轻点头,双眼里若有所思。



天启事先安排了那么多,应该不会有问题,现在,就等着朱由检上位了。



“没事,晚上就应该有消息了。”周正笑着安抚福伯。实则上,他心里也有些忐忑,皇位交接这种事,风险太高了,并且还有一个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在侧。



福伯满脸的担心,并没有因为周正的几句话而松懈。



周正没有多说什么,回到书房里,拿出一本书,静静的看着。



往常能让他静心的书,此刻也没了作用。



周正心绪难平,脑海里都是天启驾崩以及崇祯登基的事。



天启的驾崩,对大明影响太大了,大到即便他熟知历史,也心神慌乱,难以自定。



他坐在书房里,能感觉到外面的凝重,甚至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



确实如他所料,五城兵马司已经封锁了京城,紫禁城更是五步一岗,三步一哨,没有人可以妄动。



乾清宫,更是被皇帝亲卫包围,任何人不得出入。



在里面,首辅黄立极的身份在这个时候得到凸显,他据理力争,连魏忠贤的面子都不给,带着一群人,拥护信王朱由检登基。



有张皇后手持天启遗诏,英国公手持利剑,首辅黄立极代表文官的支持,朱由检继位已经无可动摇。



魏忠贤再有不甘心,也只能跪地,口称‘万岁爷’。



大势已定,群臣拥护朱由检来到奉天门,接见百官。



群臣抬手而拜,群呼‘吾皇万岁’。



朱由检坐在大殿上,年仅十六岁,身形有些单薄,看着满殿的大臣,神情有些发紧,双手死死的抓着衣角。



但他双眸灼灼,有一丝踌躇满志之色。



周清荔站在门侧,看着这一幕幕,目光盯着崇祯的侧脸,心里与很多人一样,对他抱有期待。



期待他涤荡乾坤,中兴大明。



周清荔没有注意到,魏忠贤以及阉党的一些内监悄悄对视,眼中有担忧。



黄立极枯瘦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倒是周应秋,崔呈秀等人紧拧眉头。



他们之前与信王毫无交集,并不了解,新皇能像天启一样新任魏忠贤吗?如果不能,他们何去何从?



宫里的变化外人无从揣度,倒是外面在一片紧张中,还是有无数人蠢蠢欲动。



阉党实在是太嚣张了,杀戮过重,不知道多少人恨之入骨。



新皇的继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不过,眼下情况未明,他们只是在筹谋,还没有动作。



京城的这一天,无数人怀着各样的心思看着紫禁城,静静的等待着。



至于等什么,很少有人说得清。



周府的人都没睡,老爷进宫了,都在忐忑不安,煎熬等着。



周方,周丁氏,刘六辙都在周正的房间,围着桌子坐着。



周方有些坐立不安,看着周正道:“二弟,你说,爹不会有事吧?”



周正给他倒杯茶,道:“没事,能有什么事?”



周方点头,又问道:“你说,阉党会不会从中作梗,现在可没有东林人,要是再有个什么移宫案,那就麻烦了。”



当初光宗暴毙,继而天启被西李扣着,要求封太后,不然不让天启登基,是杨涟,左光斗等人带人进宫逼迫,迫使西李妥协,移居仁寿宫,天启这才顺利登基。



信王现在也就十六岁,宫里是客氏,魏忠贤的天下,要是发生什么,宫外是鞭长莫及。



周丁氏,刘六辙等人也是知道一些的,一样一脸忐忑的看着周正。



周正知道他们不安心,微笑着道:“没事,光宗是突然驾崩,没来得及安排。先帝不是,他有安排的,放心。”



周方点点头,张口又要说,周正道:“等着吧。”



周方看着周正,愣了愣,好像想通了什么,默默的不再说话。



几个人坐在桌前,也没有其他心思,就是苦等。



福伯等人更是守在大门口,寸步不离,眼都不敢合。



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周清荔才回到周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