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一章 今非昔比
据说,分娩是人痛苦的最高等级,即便是上官清也是如此,房间里传出阵阵惨叫声。



周正在外面是拧着眉头,心里七上八下,万分难受,恨不得进去替上官清。



周清荔看着周正的表情,先是眉头微皱而后又微笑,倒是从容一些。



刘六辙在边上忙里忙外,还不时给周正等人端茶倒水。



屋里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周正哪里能定下心,只能紧拧着眉头,焦急等待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六辙递给周正一道毛巾。



周正一愣,这才发现头上满是细汗,接过来摸了一把,语气不耐的道:“还要多久?里面是不是出事情了?要不要找郎中来?产婆到底会不会做事……”



周清荔见周正确实压不住了,这才开口道:“定定神,生孩子是这样的,你要稳不住,里面上官更稳不住。”



道理是这样,但落到人身上就是另一回事。



周正勉强的深吸了一口气,依旧拧眉,绷着脸,心浮气躁的看着产婆端着血水来来去去。



又不知多久过去,屋里终于传出一声清脆的哭声,上官清的惨叫声也先一步停止了。



周正猛的就抬脚冲进去,也不管有什么人阻拦,或者什么晦气之类的屁话了。



产婆们或许是见惯了,连忙一番操作,也没有阻拦。



一个产婆正在给孩子洗澡,笑呵呵的道:“恭喜二少爷,是一位公子。”



周正看了眼孩子,脸上欣喜,而后就看到床上脸色发白,被汗水浸湿一片的上官清。



上前握住她的手,周正轻声道:“辛苦了。”



上官清勉强一笑,道:“我要看看孩子。”



产婆手脚十分麻利,孩子清洗好,就包裹着,送到了床前。



上官清看着邹巴巴,闭着眼,缓动着嘴角的小家伙,脸上露出笑容来。



周正看着母子俩,心里是彻底放松下来,眼神里也浮现笑意。



周清荔等人在门外看了眼,见确实没事了,这才放心,悄悄离去。



上官清产子,周家自然十分高兴。



但周家现在闭门谢客,也不准备摆满月酒,也就是身边亲近之人知道。



上官勋等一家来了,自是亲切。



又过了几天,周方从永平府回来,周家一家人齐聚,就更显热闹了。



周德悭,周景瑗两个小家伙,围绕着刚刚出生的弟弟,趴在摇篮边上,睁大双眼,全是好奇之色。



周清荔写了好几个名字,周正与上官清挑选了半天,还是选择了一个‘慎’字,名字就是:周德慎。



‘慎’,大概是因为周正做事喜欢行险,里面蕴含了周清荔的某种深意。另外‘慎’与‘胜’同音,更是藏有诸多的希望在里面。



周家现在是人丁兴旺了,一大家子围绕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吃过午饭,周丁氏与上官清妯娌带着三个孩子去一旁说话,留下周正三父子。



周方年近三十,脸上多了不少风霜之色,有些烦恼的道:“二弟去职,很多事情不好做了。不止地方上想方设法的添堵,朝廷那边也不断的插手,永平府,河间府有分崩离析的迹象……”



周清荔抱着茶杯,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道:“你还能保住永平府知府就算不错,莫要奢求太多。”



周方虽然也这样想,总归有些不甘心,看着周清荔道:“爹,我听说西北五省的情况不容乐观?”



前年还好说,曹文诏基本平定了陕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盗匪四处乱串,有了星星之火燎原之态。



乱匪从山西入河南,再入湖广,绵延到四川,再到陕西,这五省被搅的天翻地覆,乱匪人数暴增到大大小小的数十万,朝廷惊恐万状。



首次设立了‘五省总督’,命陈奇瑜督理五省军务,并清剿匪乱。



周清荔瞥了他一眼,道:“别操心太多,做好你手里的事情。”



现在明朝的官员,对民乱忧心忡忡的太多,周方的心情代表了很多人。



周方只得又看向周正,道:“你有什么打算?”



周正喝了口茶,道:“不着急。”



若是早几年周正这样说,周方肯定不满的要怼几句,这会儿周方不会,嗯了一声,还是满脸愁容。



到了现在,大明已经有了摇摇欲坠的迹象,担忧不安的人比比皆是。



三父子聊了一阵,便散了。



抛开政务,周正有了更开心的事情,就是逗弄儿子,每天院子里都能听到小德慎哭声,最后被上官清抢走。



过了年,就是崇祯七年了。



这一年的元宵节,京城还是十分热闹,仿佛没有受到西北之乱的影响。



周正,周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的花海里转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