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九十九章 盲人摸象
建虏还是撤走了,锦州上下是松了口气。



也就是在这种时候,辽东上下才会深刻的察觉到,建虏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方一藻巡城回来,神情轻快的道:“大人,总算走了。”



周正正在看辽东等三地的公文,闻言笑着道:“建虏就这么可怕?”



方一藻苦笑一声,道:“也就大人不怕,别说下官了,朝野有几个不怕的?”



周正放下手里的公文,道:“范文臣招供了?”



方一藻在周正左侧的椅子上坐下,道:“招了,这个人一点骨气都没有,只是摆上刑具,就吓破了胆,浑身冒汗颤抖,还没等用刑,就急着要招了。”



周征云嘴角嘲讽,道:“也就这样了。口供整理好了,拿给我好看。对了,军院的事,我让人在天津卫筹集了,你不用忙这个,盯好辽东的民生。”



方一藻应着,继而又看着周正,面露谨慎的道:“大人,就这样了吗?”



周正一怔,道:“还要怎么样?”



方一藻神色动了动,道:“大人,皇上与朝廷可是一再催促大人出兵平辽,加上朝廷现在不安稳,如果我们执意不动,怕是会惹怒朝廷与皇上的。”



周正笑着道:“我倒是想平辽,可是朝廷得给我钱粮啊,总不能让士兵们饿肚子打仗吧?这几天,我们多上几道,苦苦穷,为难为难朝廷,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不容易。”



方一藻其实也不想冒险北进,道:“是。下官听大人的。”



周正坐在椅子上,思忖一阵,道:“西北等地陆陆续续会安置一些灾民过来,你做好接收。不管是建城还是开垦荒地,都需要人。”



方一藻没有二话,道:“大人放心,辽东一直在做,不会有问题的。”



周正站起来,道:“关于建城的事,你仔细规划,不要拖延。过一阵子,我要去一趟天津卫。”



方一藻连忙道:“大人尽管放心,辽东有下官,绝对不会有事。”



周正微笑,心里思索着去天津卫的事。



如方一藻所说,建虏这次来袭,激怒了崇祯与朝廷,不断的在催促出兵平辽,在周正没有动作后,言官们疯狂弹劾周正是‘怯敌畏战,有辱国体’。



包括首辅张至发在内,都认为辽东是大明精兵所在,建虏势弱,不该畏缩不前,在崇祯面前屡屡进言。



而新任的兵部尚书傅宗龙则极力为周正辩解,要求辽东按兵不动,徐徐图之。



按常理来说,崇祯应该崔逼迫周正出兵的,却因为与首辅张至发为首的文官在一系列事情上的分歧,居然暂停了对周正的施压。



到了十二月中,辽东的事情,仿佛已经过去了,朝廷的争斗却越演越烈。



首辅张至发的地位岌岌可危,朝野掀起了新一轮争斗。



周正这会儿已经在天津卫,在寇槐壹,成经济等人的陪同下,巡视着天津卫。



寇槐壹热情高涨,沿着运河走着,道:“大人,天津卫现在商贸极其繁盛,来往商人无数,每年的商税就高达一百五十两,而粮税则不到三十万……”



崇祯看着前面大雪封道,还是有不少商船艰难跋涉,道:“嗯,户部的李尚书给我写信了,说是对你十分欣赏,想要调你去户部。”



寇槐壹双眼一亮,继而道:“下官听大人的。”



周正看了他一眼,笑道:“我不会拦你的前程的,再等等,明年下半年再说。”



寇槐壹倾着身,道:“全凭大人安排。”



周正笑了笑,继续走着。



成经济这个时候插话,道:“大人,说到李尚书,他前不久又找过上官掌柜,想要再借。”



周正脚步顿时放慢,心里计较着,道:“户部总共欠我们多少银子?”



成经济道:“算上利息,一百五十万两了。”



周正看着不远处的冰面,眯着眼,道:“给他五十万,不过,向他要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周氏票号可以发行交子,户部允许通行。”



交子,也就是纸币。这种东西在宋朝兴盛一时,因为铜钱,银子实在不方便携带,交易。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信用,最终无不是功亏一篑,不了了之。



纸币自北宋后,几经兴衰,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成经济自然知道这东西,有些不解的道:“大人,与其要这个,还不如要铸币权,我听说,南京的铸币局要被裁撤了,能不能,弄到我们手里?”



周正直接摇头,道:“李侍问不会同意,朝廷更不会。只要朝廷承认我们发出的交子,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成经济想想也是,道:“这个应该不难,与朝廷无碍。我过几天回京去找李尚书。”



周正继续迈步,道:“我知道因为民乱,我们在西北,甚至南直隶的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盈利减少,但我们现在更缺银子,不难松懈,海贸是一个突破口,要大力的发展。”



成经济连忙躬身,道:“小人明白,小人已经在与上官掌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