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章 曹操刺董卓
且说袁绍在渤海,听说董卓鸩杀何太后,少帝刘辨,绞死帝妃唐姬,于是差人来见王允道:“董卓此贼欺天废主,我如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现在不易妄动。公若有心,当寻机除之。如有吩咐,即当遵从命令。”



王允得到袁绍的消息,苦思良久,又与圣女貂蝉商议半天。这一日在侍班的阁子内,见到旧臣俱在,于是王允道:“今日老夫寿辰,晚上请众位到寒舍小酌。”



众位大臣道:“必来祝寿。”



当天晚上,王允设宴后堂,众公卿皆至。吃到半酣,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连忙问道:“今日是司徒大人的寿辰,因何悲伤啊?”



王允道:“其实今日并不是我的寿辰,因为我想与众位大人一叙,又恐怕董卓起疑,所以才故意这么说的。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当初高祖皇帝诛秦灭楚,才有如今天下;谁曾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所以忍不住悲伤。”



于是众官皆哭。其中一人抚掌大笑道:“满朝公卿,哭哭啼啼,像群妇人,难道还能哭死董卓吗?”



王允一看,是骁骑校尉曹操。于是大怒道:“曹操,你的祖宗亦食汉朝俸禄,如今不思报国,反而发笑?”



曹操道:“我不是笑别的事,只是笑众位,没有一计杀董卓罢了。我曹操虽然不才,但也愿意砍了董卓的头,悬于都门之上,以谢天下。”



王允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道:“近日我愿意假装屈身归顺董卓,实际上寻找机会刺杀与他。如今董卓颇为信任我,所以我有机会接近他。听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曹某入相府刺杀董卓吗,某虽死无怨!”



王允大喜道:“孟德果然有心,天下幸甚!”



于是亲自给曹操倒了一杯酒。曹操一饮而尽,王允取了七星宝刀。交给曹操,饮酒结束,曹操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会儿,也都散去。



次日,曹操带着宝刀,来到相府,问:“丞相何在?”



相府的下人道:“在小阁之中。”曹操进来。看到董卓坐在床上,吕布站在一旁。



董卓问道:“孟德何故来迟?”曹操道:“我的马是一匹劣马,因而迟了。”



董卓扭头对吕布道:“我这儿有西凉的好马,奉先可亲去挑选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令出去,为曹操挑选马匹。董卓由于身体胖,感觉有些累,于是侧身而卧。曹操大喜连忙掣宝刀在手,正要刺杀,不料董卓仰面看见衣镜中,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你在做什么?”



这个时候吕布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连忙跪下,把刀双手举过头顶道:“操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



董卓伸手接过来一看,只见刀长一尺有余,七颗宝珠嵌饰,极其锋利,果然是一把宝刀;遂递给吕布收了。曹操解下刀鞘交给吕布。董卓领着曹操出阁看马,曹操道:“恩相我想骑乘一番,试一试。”



董卓点点头,曹操牵马出相府,连家也不回,快马加鞭朝东门的方向而去。



吕布对董卓道:“刚才曹操好像有行刺的动机,及时被喝破,故推说献刀。”



董卓道:“我也有所怀疑。”正说话间,恰好李儒来了,董卓将这件事告诉李儒。



李儒道:“曹操没有家小在京师,自己一个人独住。现在派人,就说召见他,如果他来,则是献刀;如果他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



董卓于是派人,召见曹操。去了良久,派去的人回报说:“曹操不曾回家,骑马出了东门。守门的士兵问他,他说:‘丞相差我有紧急公务。’骑马出城了。”



李儒道:“曹操一定是做贼心虚,由此可见,必是行刺无疑。”



董卓顿时大怒:“我如此重用与他,他倒反过来想害我!”李儒道:“这件事一定是有同谋的,待拿住曹操,一问便知。”



董卓遂发布公文,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有擒获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与他同罪。



曹操逃出洛阳城后,骑马飞奔谯郡。路过中牟县,被守关军士发现,众兵丁一拥而上,曹操拔剑与这些士兵战在一起,一名士兵挺枪直刺曹操,曹操侧身让过,旁边另一名士兵的拔刀就砍,曹操急忙运剑招架,这些士兵人多势众,手中的兵器一个劲地往曹操身上招呼,曹操毕竟武功不高,不大工夫被打倒在地,被捆个结结实实,带到中牟县县令面前。



曹操解释道:“我是往来客商,姓皇甫。”县令认识曹操,沉吟半晌,才道:“我以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见过你,认得你是曹操,为何隐姓埋名!先关起来,明日押去京师请赏。”



到了半夜,县令叫来亲随,暗地里提出曹操,到后院中审问道:“我听闻丞相待你不薄,为什么自取其祸?”



曹操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县令屏退左右,对曹操道:“你休要小瞧于我。我并不是一般俗吏,只是没有遇到名主罢了。”



随即解开绳索,曹操谢过县令,问县令名字。县令道:“我姓陈名宮,字公台。今见孟德乃忠义之士,愿弃官追随孟德。”



曹操大喜,于是二人连夜收拾好金银细软,骑马出了县城。走了三天到了成皋,来到一处曹操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