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88.太太
“这块玉归朕。”



“这个青铜鼎也归朕。”



“这个龙纹盘朕要了。”



“这双象牙箸就留给卿家。”



子受正在宫里与尤浑分赃。



西岐旅游团阵仗很大,足足近百人,数十车架,用来贿赂的财物自然不少。



老规矩,三七分,不得不说,西岐家底还挺厚实的。



分完脏后,子受正色道:“尤卿家,西岐诸人来到朝歌后,在干什么?”



尤浑道:“唱戏。”



“唱戏?”



“是西岐使节带来了戏班,那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更是亲自登台,弹琴而歌。”



这倒是有意思了,伯邑考没有第一时间觐见,反而玩起了戏曲。



“这戏曲你可曾看过?”



“看过。”



“如何?”



“戏曲不如师延所编,但伯邑考琴艺高明,极为吸引人。”



“弹的是什么曲?”



“臣愚钝,只记得两句。”



“说来听听。”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尤浑显然没有唱歌天赋,尖细的声音唱起来没有一点美感,但歌词却把子受惊到了。



这不就是赫赫有名的关雎吗?



流传千古,必有它的道理。



子受想了想,又问:“西岐诸人所演戏曲是何内容?”



“唱的是三太”



尤浑一番解释,子受瞬间明白伯邑考唱的是哪一出。



三太就是西岐的太姜、太妊、太姒,有称这就是现在“太太”一词的由来。



太姜是姬昌祖母,传说智慧非凡,以身作则教导自己的儿子们,为儿子们培养了高尚的人格品质。



因为太姜的教导,他的大儿子太伯与二儿子仲雍,知道父亲将西岐传给弟弟王季后,便主动离开,这和伯夷、叔齐谦让孤竹国国君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民间很是推崇太姜。



太妊,就是姬昌的老妈,传说品行端庄,德行高洁,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在西岐很是有名,朝歌也有些传闻。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太妊在怀姬昌的时候,认为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都会感应给胎儿,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非常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



每晚上就命乐官朗诵诗歌,演奏高雅的琴乐给她听,因此,姬昌生下来就非常聪明,教一而识百,触类旁通。



堪称胎教先驱,所以在西岐一地,人们推崇胎教,凡是有孕妇女,睡觉不侧身而卧,站立时不左歪右斜,不吃不洁净的东西,不坐位置不正的座位,不观粗俗的举动,晚上必须听人诵歌,接受圣明之道,生下的儿女方能品貌端正,才识过人。



太姒就更了不得了,仁爱和顺,贤德而深明大义,姬昌当年亲自到渭水之滨迎娶太姒,当时渭水上没有桥,于是文王用船首尾相连搭起浮桥,将太姒娶回西岐,关关雎鸠就是讲的姬昌追求太姒。



太姒入西岐后,继承太姜、太妊的德行,极尽妇道,从未有过失礼和过失,还极尽子女的孝道,常回家看看。



西岐多有称姬昌治外,太姒治内。



姬昌被囚禁羑里的半年中,也是因为太姒让伯邑考、姬昌、姬旦等儿子理政,才使得西岐人民一如既往安居乐业。



可以说,三太就是这时候妇女的典范。



这么一来,伯邑考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他在博取朝歌贵族,以及朝中四分之三大臣的好感!



这些贵族以及臣子,就是不愿意女儿学医的群体!



你看看,太姜、太妊、太姒所为才是女性该做的事啊!



哪有去剖人肚子,去行医的道理?



用歌颂太姜、太妊、太姒的戏曲以及美乐,让纣王迫于压力废除医学院,使得女儿归家,伯邑考便能收取贵族与大臣们的善意。



即使不能救出姬昌,也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子受想明白了,伯邑考真是好算计。



他又问道:“姬昌之妻也来了朝歌?”



尤浑道:“西伯侯妻子、母亲皆至朝歌。”



子受点头,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不仅有戏曲调动舆论,还有姬昌的妻子、老母亲亲至。



要知道姬昌都七八十岁了,他那老母亲少说也有九十岁,这可太了不得了。



不过不碍事,任由伯邑考怎么做怎么说,自己都不改初衷就完事了。



最多也就是挨骂,他怕挨骂吗?



不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