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2章
人静时,李棣离开了魏王府。



六皇子闭目静坐,忽然有个小厮敲了敲门,“进。”



小厮低声道:“奴才刚才去了一趟许家,许大公子,情况不妙。”



“如何不妙?”



小厮欲言又止。



“快说!”六皇子怒道。



“许大公子的命根子也被砸了……”小厮紧着鼻子道,“日后,怕是难有子嗣了。”



“岂有此理!”六皇子腾地一下起了身子,“备车,我要入宫。”



安华殿中青烟袅袅,许后坐在桃漆木的四方椅上,一边揉太阳穴,一边道:“来了?”



六皇子道:“母后,许威的事怎么样了?父皇如何说?”



“能怎么样?”许皇后缓缓睁开眼:“你舅舅昨日去见了陛下,陛下却将这案子交给了刑部,瞧着吧,这事到最后,只能是送个替死鬼来。”



六皇子怒道:“许威膝下无子,日后也不必想了……此事若是没个说法,许家以后如何在京中立足?”



“那你可知许威遭袭之前去见了谁?”



“儿子听闻,是沈家三姑娘。”



许皇后眉梢一立,“你听得不全,他不止见到了沈三,还见到了长公主。”



六皇子愕然。



通过靖安长公主再去想陆宴的态度,六皇子不禁疑惑道:“母亲的意思是……此事并非长平侯,而是陆家所为?可没道理啊,儿子在京安插了这么多眼线,从没听过沈家和陆家有甚交情!即便中间有个随钰,可姑姑不该出面啊。”



“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不过往坏了想,此事若真是陆家做的,你舅舅那儿就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下了,算了,这事等威儿醒了再说吧。”许皇后揉了揉左肩,道:“东宫那边近来不安分,明日的事,你可跟李棣交代清楚了?”



“母后放心,明日早朝,他便会自请去豫东。”六皇子咬牙道:“丢了一个刑部,这工部绝不可能再丢了。”



六皇子咳嗽了两声。



许皇后道:“行了,你刚从洛阳回来不久,早些回去歇了吧。”



水患愈演愈烈,圣人要选一人担任河防使一职。许家这边召集幕僚挑灯长谈,太子那边也没闲着,显然,都在为明日早朝做准备。



今夜长安的夜色如海上明月初升,拖拽着波涛万顷。



西市的喧闹,随着暮鼓的镗镗之声,戛然而止。



陆宴弯腰进了马车,杨宗正准备问要不要去小夫人那儿,只听陆宴道:“去周府。”



今夜的陆大人,在未来老丈人和未来夫人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未来老丈人。



——



元庆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卯时一刻。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夕雾未收,宫墙垂柳。从五品以上官员步行于宣政殿外,站成两排,成元帝身着常服从寝殿里走来,內侍高呼一声起朝。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若御炉香。左右史官夹香案分立殿下,百官开始奏事。



洪御史手执快报开始宣读灾情近况,每念一句,官员的心就跟着揪一下,暗道一声毁了。



这次黄河发生的大决口,不止让豫东、冀南遭了难,现如今连鲁西北都有大片的土地被淹没,再这么下去,别说国家财政扛不住了,便是明年的收成也不用指望了。



洪御史阖上了折子。



不及半晌,中书令及左仆射文樟便带头指责工部的不作为。



左相许柏林携同僚反唇相讥,大意便是——别光骂工部,你有啥能耐,你来。



你来啊!



一群老狐狸眼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很快,太子门下的御史大夫洪承,兵部尚书郑永与六皇子一脉就开始了你来我往的挖苦和讽刺。



表面言笑晏晏,实则句句都往心窝子里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今日早朝,又成了太子与魏王之间的博弈。



不相干人等皆缩起了脖子,低头看地,默默算着下朝的时辰。



成元帝脸色铁青,掂着手里的奏折“啪”地一声拍到了桌案之上。“我晋朝百姓在外受苦受难,朕忧心忡忡,数夜未眠,你们这些肱股之臣、国之栋梁,除了说这些昏昧之言,还能作甚!”



皇帝一怒,寒冬腊月,众人打了个寒颤,殿内雅雀无声。



就在这时,李棣上前一步道,“臣,愿前往豫东治水。”



成元帝眉毛一挑,“哦?李侍郎有何计策?”



“臣以为,治水还应以修建堤防为要务。”



一听又是修堤防,成元帝的脸色不免平淡了些。



人人都跟他说修建堤防,吏部拨给堤防的银子还少了?成效呢?修了塌,塌了再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