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兔元59年2月,花兔国西北最荒凉的一片戈壁上, 不仅出现人烟, 还出现军民拉练的场景。一个个人穿着短袖, 出着热汗,“呼啦呼啦”喊着口号跑圈。



不少在附近打水,整理粮仓的人见状,嘴里还不忘关切地嚷着,“跑完赶紧去洗澡,回头过来一起收拾东西。战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千万别松懈啦!”



那些拉练的人听到这话高兴得笑咧开嘴,回应道:“放心吧!俺们不会掉链子的!所长说了,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必须休息好, 才不会掉链子!”



而他们口中的所长高文亚, 此时正躺在隔壁中央指挥部放在的椅子上酣睡。



原.子/弹已经在做爆/炸的准备工作了。



是的,自从温筱暖同志支援的资料和电脑抵达后,不管是技术、原材料还是零部件,原.子/弹的研发工作用一日千里来形容都不为过。



经过谨慎地计算和商讨,他们决定在新年到来之际给全国人民送上最好的拜年礼。



再次提前爆/炸时间的后果,就是全体成员没了休息时间, 所有人一天起码有二十个小时扑在工作上。高文亚作为所长, 以身作则, 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合过眼, 直到昨天晚上凌晨第五十六次核算核对视爆过程后, 他才窝在办公室迷了一会。



“高所长!所长你在不在?”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将高文亚从沉睡中唤醒。



他揉了揉如尖刺的后脑勺,慢吞吞地披起衣服,打着哈欠走到门口:“萧同志我不是说过么,搞科研工作一定要能稳得住,你这遇事就叽叽喳喳闹腾的不好。”



“是是是。我错了。”萧同志显然不是第一次认错,他飞快道,“就是电话里说起的,从B市代表董大长老和莱理政过来视察的专员温筱暖同志已经抵达了。我本来也不想吵你睡觉,但她已经在客厅等了快两小时。”



高文亚一听赶紧跟着萧同志往会议厅走,如果是别的巡视员他会重视,但不会这么急迫地想要见一面。但温筱暖同志是不一样的。



早在数月前,他的好搭档,同样是核研究的领军人物金学木曾低声透露一二,说是温筱暖同志废了老大得劲才把这些设备从国外运回来,是我们核研究所第九所的恩人,必须得好好对待。



高文亚一边走,还不忘用手搓了搓自己睡眼惺忪的脸,好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



温筱暖端坐在沙发上,她是被董大长老殷切地送上飞机,然后一路直达这黄沙漫天的地方。



说实话,这一切发展的太快,她现在还有些懵。



当时,董大长老拉着她忆苦思甜,一边说梅鹰国和毛熊国有联合起来想要封锁全世界,尤其是花兔国核研究的想法;一边又说花兔国核研究工作人员到底有多不容易。



最后又说,世界反花兔国的势力对花兔国的核研究调查已经达到变态的地步,梅鹰国的侦察机数次往返花兔国的领空,不少干部主动和上级反应,说是接收到了梅鹰国的糖衣炮弹。这一部分是主动上报的,那肯定还会有少数没上报的。



所以577实验基地是全国最保密的地方。



总负责人莱理政已经下了死命令,哪怕是最亲密的爱人都不可透露讯息,比如莱理政的夫人也不清楚核实验试爆的事。



现在核实验要试爆了,中央是一定要派遣专员过去明面上是调研,实际上是安抚庆祝工作的,如果成功那就是庆祝,如果失败就得好好安抚。毕竟曾经出现过一则惨案,有一名从梅鹰国回国的科学家,年轻,心理素质较差,他主动申请了一个耗费十万美金的项目,失败后投井自杀了。中央不心疼十万块,他们心疼人才陨落。



综合考虑,董大长老就把这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交给温筱暖了。



老实说,温筱暖有些慌,虽然历史中花兔国的原.子/弹是炸成功了,但那是六/四年,现在才五九年呢,鬼知道她带来的蝴蝶翅膀到底能不能把成功率也扇过来。



“温,温筱暖同志?”略带疑惑又沙哑的声音响起。



温筱暖闻言抬眉,瞧见一位风尘仆仆,一嘴巴大胡子的中年男子正犹豫地看着自己。



她点点头,起身道:“我是。请问您是高文亚同志吗?”



“是。我是!啊……真没想到,应该说人不可貌相嘛。”高文亚同志有些别扭地揉了揉后脑勺,他脑补过很多,比如精干的军人,比如看似平凡却身手不凡的男子,但他怎么都真没想到温筱暖是个小女孩。



“嗯。我也是……”温筱暖隐晦地打量了一下对方邋遢的衣裤,这就是在花兔国历史上和金学木起名的核研究大佬高文亚么,真是……风格完全不一样。



高文亚看出温筱暖的潜台词,忽然哈哈一笑,道:“我也真是肤浅了。甘罗还是十二拜相呢。温同志,这边请。”



温筱暖走在高文亚身侧,沿途经过一个个房间,里面有的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拼接机械设备,有的房间里面还在高声争执数据模型,还有的房间则被幕布黑压压地挡着看不见。高文亚几乎每一个房间都会简单介绍一下在做什么,说得很有点到为止的韵味。



温筱暖道:“我这次是代表中央过来慰问的,一是董大长老说驻守这里的同志们辛苦了,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啊。”高文亚想了想,很直率地说,“我们这里还真不辛苦,最苦的时候可能就是上半年才过来的时候,那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地上摆满了设备,但是没有房子,没有田地,也没有水井,我们睡了将近两周的沙坑。但相比较起来,人民子弟兵比我们难多了,我们还能躲风尘,他们是顶着风尘替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打点好了一切。



再到了最近几个月,日子说什么不好过的,简直就是太好过了。你瞧瞧这些房间,每个房间都安置了自动发热器,房间暖烘烘的,再也不怕冻痤疮了。门外的水井接了小型发电机变成全自动打水。你看看我们身上这衣服,尼龙、皮料和毛领,这放在旧社会只有资本家才有得穿呢。更别提伙食了,上回中央拉了一大车物资过来,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