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886.横山血战(二)
大理平静太长时间了,也各自为政太长时间了。各府各镇各部族都是各怀鬼胎,论凝聚力,真是远远没法和大宋相比。



而王子乾又说道:“而且郎总管无需担心,真要能灭这股宋军,我军的军功是不会跑掉的。”



“哦?”



郎元友眼中流露些许意外之色,“为何?”



王子乾道:“郎总管应该知道,我和池将军师出同门。我这位师兄性格沉稳,做事总喜欢追求个滴水不漏,等他率军赶来汇合,便是知道宋军有意死守此地,也应会将宋营合围,不给这股宋军半点退路。而且我有小心思,他也会有,他绝不会为这点军功而将此事大包大揽的。你等着看吧,到时候我这位师兄定然会让我们也同时进攻。”



郎元友稍作沉吟,眼中有些佩服之色,“那咱们……真全力进攻?”



虽然之前王子乾奇袭宋营失败,但这些天来的言谈举止,都已经让郎元友这位老将领会到他的不凡。



“当然。”



王子乾道:“军功不军功的,都得要覆灭这股宋军才有。若是我军此役失败,到时候可就不是军功,而是罪过了。”



说着停顿数秒,然后又意味深长地加上了句,“我那位师兄眼力奇准,能看得出来我军是否全力而为的。若失败了,他定然会在皇上面前数落我等的。我今年三十出头,他四十有余,却都是各领一军的主将,我那师兄……呵……”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旁侧将领都俨然明白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眼神都是微变。



鬼谷学宫多奇才,而奇才多自傲。他们之间会有竞争,这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时间缓缓流逝。



无风。



天气显得异常燥热。



坡下大理军虽成合围之势,但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而军营内宋军只打定主意要依仗防御措施死守,自是也不会主动向着山下大理军发起冲击。



无形杀气在空气中纠缠着。



气氛极是凝重,有黑云压城之感。



接近正午时分。



这该是到军中用饭的时候,但是坡上坡下俱是没有炊烟升起。两军都只是用干粮充饥。



大理军是不便打灶做饭,而宋军则是担心大理军趁势进攻。



柳弘屹、朱海望、朱河琮、洪无天等人都算得上是大宋有名的人物,但这刻,也都只是围在草垛旁啃着干粮。



好在自从皇上从那什么美洲等地引进过诸多食材以后,干粮也不再像以前那般索然无味,难以下咽。



朱海望衣袍上掉落着些许碎屑,很自然的捏起放进嘴里,说道:“这些大理贼寇看来是想大军和聚,再猛攻我方军营啊!”



众人都是轻轻点头。



他们其实早就都有这样的推测,只是大理军始终围困军营,他们也不敢稍作松懈而已。



柳弘屹道:“还是吩咐下去让将士们稍作歇息吧!等大理那支军队赶到,我们将面临的必然是苦战。”



阙华荣、冉安国等人答应,匆匆吃完干粮,便向着周围跑去。



有士卒就随地躺着休息。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怕是没有人能够真正睡着过去。



有些士卒没有休息,就找那些军中会写字的兄弟,让他们帮忙执笔写家书。



这是军中习俗。



虽然这家书不太可能真送回到他们家中去,但放在胸口甲胄里,总也算是个念想,是个寄托。



若活着,这家书便没必要送回家。而若死了,等到同乡兄弟回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甚至,此役还能否有人幸存,现在尚且都还是个未知数。



士卒们也都不傻,面临着这么多大理军围攻,他们都知道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什么。



只是为军,便将这条命给豁出去了。



仍记得,那在国旗下的铮铮誓言。



将士马革裹尸,只要上沙场,便等于是将这条命交给老天爷了。



有人眼眶红润,有人喃喃自语,但自始自终,军中没有人说过要回家。哪怕那些从琼州远道而来的士卒也是如此。



不为别的,仅仅只为当今皇上让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家人有了口饱饭吃。



在这个年代,这是很难得的。



约莫到下午两点。



终于又有大理军出现在官道西侧尽头。



他们无疑是从横山寨方向过来的。



柳弘屹等人闻讯都向军营外跑去,用望远镜远眺西方。



又是数万大军,而且人数较之王子乾所率大军还要多些。



等到这支绵延十余里才见尽头的大理军全部出现在原野之上,柳弘屹等人的脸色俱是更为凝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