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103.阿淼省亲
不过还好,如今总算是将这个难题给啃下来。



又细细检查过数遍后,赵洞庭便看向旁边刘公公,道:“刘公公,拟旨吧!”



刘公公也是有些傻眼。



看着那张被赵洞庭圈圈画画得密密麻麻的纸,他知道这回要拟的圣旨肯定不少。怕是得有上百封。



虽岳鹏等位极人臣的大元帅只是平调,但军区更名,他们的任命也同样需得下达圣旨才行。



再有虎符、军旗等等,这些都得改动。不过,这不是他刘公公需要去操心的事情。



祥龙军区大元帅岳鹏,授军机省内阁阁士,从一品。



建康军区大元帅苏泉荡,授军机省内阁阁士,从一品。



兴国军区大元帅文天祥,军机省军机令、授军机省内阁阁主,正一品。



镇国军区大元帅柳弘屹,授军机省内阁阁士,从一品。



大理军区大元帅刘诸温,授军机省内阁阁士,从一品。



原镇南军区大元帅张珏,军机省副军机令,军机省内阁副阁主,正一品。



原常德府守备军军长文起,授天魁军军长,从二品。



……



刘公公埋头奋笔疾书。



一卷又一卷的圣旨上,写着各种任命。而且张张都是封赏。



六大军区中唯有蜀中军区尚且没有露出眉目。



刘公公只是按赵洞庭的意思写着圣旨,心中也是震撼。



且不说皇上必然会要成立的蜀中军区,光是其他五大军区就将足有三十支禁军。这便是三十万人。



再有各路主府必将成立的守备军区,这也得有十数万大军。



还有个州、县守军。



如此算下来,大宋的军卒怕是得有百万都说不定。



而只等拿下新宋,大宋军卒必超百万之数。



这个数目倒不是多么吓人,而是皇上要是将这些军卒全部武装起来,那可就吓人得很了。



纵观天下,还能有哪个国家会是大宋的对手?



刘公公好似看到泱泱帝国在逐渐成形,冉冉升起。



他很想问赵洞庭到底打算将大宋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这句话,他终究没敢问出口而已。毕竟,他只是个内侍府总管太监。



从严格意义上说,他这样的人不仅仅不应该过问政事,相反还得避嫌。



等刘公公将圣旨全部写完,这日俨然已是过去了。



夜色深沉。



赵洞庭没有将圣旨立刻发出去,带着脸色疲倦的刘公公回寝宫休息。



又是一日。



原本前往各地的莫问道、乐无偿等人也相继从各地赶回长沙。



他们都给赵洞庭带来各地愿入武鼎堂的高手、天才,以及愿成为武鼎宗门的门派花名册。



这自是又有得赵洞庭操劳的。



不过这件事尚且还不算是特别急切。



赵洞庭在见过诸路名单以后,只是传旨于各路安抚使,让他们先行调查这些高手、天才以及门派的底细。



大理。



刘诸温、张红伟还有苗成仍旧驻军在大理皇城之内。



军卒们只是在军营内操练。



对于皇城内的大理百姓而言,大宋禁军进城以后,和进城之前似乎并没有什么两样。



见得大宋禁军始终没有出营打算,自是让得他们稍稍放心。



崇圣寺有高僧离寺,到大理皇城求见刘诸温等人。



他带来崇圣寺的决定,只对刘诸温等人说粮食已经准备妥当,请刘诸温等人派遣士卒前去搬运。



大宋禁军终是离营。



数百辆粮车浩浩荡荡往崇圣寺。



然后从白天到黑夜,粮车陆续不断回往大理皇城,就未断绝过。



而见着大宋禁军个个甲胄森严,自也没有不长眼的小毛贼敢来太岁头上动土。



皇城内百姓们议论纷纷。



崇圣寺竟是给宋国军卒粮食。这无疑能代表崇圣寺的态度。



难免有些百姓对崇圣寺颇有微词,甚至是出言中伤。



但大部分百姓都对此持着理解。



这除去他们本就是佛门信徒,崇圣寺在他们心中地位颇为崇高以外,也是因他们知道崇圣寺没得选择。



整个大理皇城周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崇圣寺。



宋军没理由不逼他们表态。



而寺内那些高僧们,难道还能率着僧众和宋国军卒厮杀起来不成?



不可能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