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029.灰衣人拦路
离着年关还有近二十日光景。



这会儿大宋境内已经是有些年味了,只是不甚浓郁,还没到那满地红化不开的气氛境地。



年味,是来自于市场的热络。有些百姓,已经这就开始采购年货。



街道上不乏有拿着采购单,昂首挺胸显得甚是阔气的那些大富大贵家庭的管家式样人物。



五个乞丐在热络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



他们俱是风尘仆仆,不管是身上衣服还是露出来的脸、小半截小腿,都瞧不出原来的布匹颜色和皮肤颜色,其实还有个瘸了腿。也不知是多长时间没洗澡,浓烈的发酸发臭味道,让人躲避不及。



而五个老乞丐对此浑然不在意,不似寻常乞丐那般在墙角根或是街边蹲着乞讨,看起来神色匆匆。



他们自这喧哗热闹的工安县主街上由北往南,自是徐福兴和替他呐喊助威的四个老乞丐。



从襄阳行步行到这荆湖北路的工安县用了近二十天的时间,脚程不算快,因为他们在路经江陵府时又去江陵府城内的社安厅报案了。只可惜,同样是被轰出大门的结局。



五个老乞丐的事情在江陵府同样惊起不小波澜。



若非是这些年来大宋朝廷在百姓们心中已经有很高的威望和信服力,只怕这事还会要传得更为沸沸扬扬。现在大多数人都还是选择相信社安厅,觉得徐福兴是真正脑袋有毛病的。



但徐福兴要去告御状的事情还是越演越烈。在各大小报社的推波助澜下,现今在江陵府等地都已经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出了这工安县,咱们沿着河就能到……嗯……藕池镇,对,是这个名字。然后很快就能到石首,绕过洞庭,脚程快些能够赶在年关之前到长沙。”



到工安县南城门,临着出城门的时候,一老乞丐对徐福兴说道。



他是四个老乞丐里走过的路最长的,到过的地方最多的。做乞丐已经有许多年,家人以前因为祸事死了个精光,他也没啥盼头,就只想这般潦倒的过完此生了事。



从襄阳到这,他几乎每个地名都能说出来,甚至还有城内出名的地方。说是活地图都不为过。



再精致的地图,毕竟也不会标注人情习俗之类的东西。



徐福兴抬眼往前,眼中却并无期待,只尽是担忧。



他可不希望真的要到长沙去,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可是想要将那些掳走枕簟的人给引出来。如果到长沙这些人还没有出现,那便意味着无名失算了。



距离枕簟被掳已经过去这么多天的时间,也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样了,兴许已经……



徐福兴只想到这便心痛如绞,摇摇脑袋,再也不敢往下胡思乱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就已经把那个偶遇的善良小姑娘当做自己的亲孙女。甚至,可能比寻常的爷孙两感情还要深厚些。



离开县城,官道上冷清得很。原本喧闹的氛围骤然间便沉寂下来。



河畔有凉风扫到这,更是让人觉得寒冷几分。



除去徐福兴以外的四个老乞丐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忙不迭将双手放在嘴欠,用力哈了几口气。



气刚出嘴,就变成白烟儿。



“快些走,可真冷。”



有个老乞丐说道,并且在原地蹦了蹦。



几人相视一眼,都加快了步伐。



他们可买不起那厚厚的大褥子,要抗寒,就只有运动。这种天气,就算是呆在城里想要不被冻死,也得找个暖和点的角落才行。



当然,或许也能遇着大善人送件破外套、褥子什么的。



沿着官道继续南行,不出十里就到了河边。河水泛黄,滔滔西去。



有片芦苇荡,也都尽数泛黄了。在风中齐齐摇荡。



官道右边则是个林子,还有块小石碑。石碑上刻的是这条官道的名字,江岳国道。



国道是大宋境内规格最高的官道,路最宽敞,也最平整。虽然这时候整体冷清,但时不时还是有马车从官道上边驶过去。



现在除非是村与村之间串个门,不然哪怕是相邻的镇子来往,也多数是坐马车的。



这些马车都由四匹大马拉着,车厢里能乘坐十多个人。全都是府衙弄的,收费便宜,寻常人家也都坐得起。



家里富裕些的去太远的地方就坐这个,近的不愿意,喜欢骑着还算是稀罕货的自行车。这是有面子的事。



只有那些顶尖儿富贵的,才有自家的马车。



至于轿子,前些年就已经越来越瞧不见踪影了。



跟着活地图乞丐沿着这条江陵府通往岳州巴陵的国道走了大概两个时辰,在路口歇息半个时辰。然后便不再走国道,而是抄近路走上了一条坑洼的泥土路。



这泥土路肯定是修国道以前留下的,除去当地人怕是没什么人走了。



路左右两边都是林子,甚是繁密茂盛。



有个老乞丐问:“不会走错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