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2374.开始巡视
翌日。



赵安并未开始巡视三军。



上午呆在岳鹏的府邸里,只是让岳天往陪着说话。



两个年龄相近的年轻人有过昨晚的交谈,友情和认同感俱是迅速升温,好似有着说不完的话。



岳鹏去军中当值之前,瞧见自家儿子和赵安这般亲近,自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若长此下去,他们岳家不必担心后继无人。



人嘛,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岳鹏他们这些老将可以说为大宋奋斗了半辈子,若说不希望以后儿孙能够继续延续荣华,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飞黄腾达。



只有的是希望能为国建功,而有的,则是能出人头地,小富小贵即可。



这就是眼界了。



岳鹏还是打心眼里希望自己儿子以后也能和自己这样,做个大元帅之类的。



近午时分,京西南路转运使衙门有人来请,请赵安前往赴宴。



赵安带着赵大前往。



仪仗到转运使衙门。



京西南路转运使、安抚使、节度使等算得上是封疆大吏的地方大员都已在府衙门口迎候。



又是山呼。



赵安下了辇,道:“诸位免礼。”



然后往衙门里走去。



赵大跟在后面。



京西南路一众大员连忙相随,黄转运使快步走到前边领路。



满打满算,其实也就不到两桌人。



这是京西南路上除去武将以外,最能拿得上台面的人。



席间。



赵安只是询问几句京西南路近来的状况。



民生如何,赋税如何,治安又如何。



其实他在中枢内阁倒也看过几封京西南路的折子,对京西南路的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在大宋诸路中,不算突出,但也还算不错。起码较之之前属于元国地界的那些路来,就要好上不少。



但值得改进的地方也仍然有许多。



民生、赋税都远不如沿海各路那样的富裕之地。



教育方面也仍然得下心思。



近几年,据说京西南路可是没出什么大才。



在席间,赵安也是敞亮亮的把这些话都说了出来。



一众京西南路大员只是连连点头应是。



倒没有叫苦的。



大概明白,在赵安面前叫苦也没有什么用。朝廷里现在真正管事的,是中枢内阁,众人都心知肚明。



皇上太舍得放权了。



……



又是翌日。



赵安开始巡视三军。



由京西南路起,首站,便是祥龙区的总部大营。



在襄阳府外数十里偏僻之处。



这里现今驻扎着天魁军,再有地煞军中的地文、地正、地辟三军。



军营较之以前自然要扩大许多。



群山峻岭之中,营房、楼阁层层叠叠,哨塔、箭楼鳞次栉比。



大宋国旗迎风飘扬。



从建筑上来说,这些用红砖砌成的营房,已经和后世的没有太大区别。带有古风的楼阁、哨塔等,算是点缀。



岳鹏早早就来到军营,带着军中将领在大营门口等候。



有十数人之多。



都是这祥龙区内品阶最高的武将。



大元帅、副帅、总都虞侯,再有负责祥龙区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作训部等部的主要将领,以及各军的总都统等等。



全是曾经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赵安前天倒也差不多都见了。



见礼后,便在岳鹏的引领下,往军营中去。



说巡视,不外乎三个过程。先是参观军中各部,然后便是检阅少部分将士,再就是开会了。



上午的时间,岳鹏就亲自带着赵安参观军中各部。



现在的大宋军伍,战斗力和以前那又是截然不同了。



科技部在民生科技方面多有突破。而在军机省下,赵洞庭可还设立了个总装备部。



以前宋、元等地的那些能工巧匠,不知道多少都被收纳其中。



这些年来,神龙铳、掷弹筒等火器又大有改进。



赵洞庭送给教廷的那些,不过都是淘汰下来的旧火器。论威力,那是远远不如大宋现在的新式武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