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五十九章妈祖娘娘(求订阅)
“妈妈,妈妈!”



那个摔倒的小女孩儿,还在回眸。



"刚才把我抱起来的大姐姐。”



"好漂亮呢!”



“她身,上还有光,好舒服的。



在母亲的怀抱中。



她还频频向魔都方向回眸。



心思纯净的小孩子,更能察觉到[林默]那由内而外的善良慈爱。



那是人道五德之光。



只有大慈大善的神圣者才拥有的东西。



瑶光是修行者。



她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这种圆满又温暖的光辉,差点惊叫出来。



"妈祖!!!”



北元君,南妈祖。



妈祖在这个世界的信仰,远远超过碧霞元君。



她是流传于华夏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



只不过她并不是碧霞元君那种生于万气之根的先天神衹。



她本来是湄洲岛上的一个渔家女。



后来被太多人信仰。



以人之身,超凡入圣。



是后天神尊。



最早肇于宋。



成于元。



兴于明。



盛于清。



从宋代开始,沿海的人们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



最开始,妈祖没有任何的宗教色彩。



民间对她的信仰最为单纯。



因为她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



这些传统美德集于一体。



瑶光还记得与祖师闲谈时,祖师对这位后天海神的赞誉极高,说她一个大字不



识的渔家女完全是凭着善良和勇气行大善。



以人之身成就大功德。



有佛宗大菩萨之姿! !



即便是“七二三”明代绝天地通后,这位慈悲善良到极点的妈祖娘娘也舍不得凡



人。



停留在此界不愿意离开。



有海水处有华人!



华人到处有妈祖!



在明清两代她都在大海上扶危济困。



明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当船队至大星洋时,突然大风骤起,洪涛如山,波峰浪谷,上下颠簸。



船之将覆。



舟工请郑和向天妃祈祷。



郑和祷告: "和奉命出使外邦,忽遭风涛危险,身固不足惜,恐无以报天子,军



士生命,系于一发,望神妃救之。”



忽闻鼓吹之声。



一阵香风,宛见天妃飒飒飘来,立于云端,旋即风恬浪静,转危为安。



郑和船队在经过三佛斋时,又遇海寇。



也得天妃神助,剿灭海寇,-路平安而过。



郑和回国之后立即奏明皇帝。



不久后,朝廷封妈祖林默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瑶光还记得自己用手机查过。



这位娘娘的尊号变迁,就跟坐火箭一样地快。



宋、元、明、清。



四个朝代。



三十六次褒封。



从夫人,妃,天直至天后,圣母。



最后并列入国家祭典。



历代皇帝对她的册封变化也很清晰。



从辅国到护圣,又到庇民。



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这位大慈大善的妈祖娘娘都崇奉有加。



直到人们造出了更加坚固的船只。



直到人类有了足够的海上航行能力,不必日夜担忧会葬身大海。



她才渐渐隐匿了神踪。



或许离开了这个世界。



又或许在大海深处沉睡。



甚至。



也有可能化为凡人。



在人世红尘中感悟道心



到了近现代,她再也没有彰显过神迹。



但即便如此,华夏大陆祭拜她的人依旧非常多。



信仰这种东西。



和子日一样。



终究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哪怕是在一年前还保持无神论的华夏,就有足足二十二个省市,四百五十个县



供奉妈祖庙。



每年都要祭拜。



神话时代降临后,沿海无数人对这位天后娘娘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祭拜。



这就是妈祖。



姐不在江湖。



江湖上到处都是姐的传说。



更夸张的是,妈祖信仰还不局限于国内——在出云,新嘉坡,马来群岛,澳洲



,北美,南美,欧洲,非洲



都有关于她的信仰。



瑶光语无伦次:“妈妈妈妈妈妈祖!”



林默活泼地笑起来:“你是小结巴么,还以为你在叫我妈妈呢。”



亲昵地捏了捏瑶光的鼻子。



"睡吧,接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