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7章 第 127 章
/>


不不,没有这样的可能!他在心里告诉自己。



当日在祖母面前,她表态,甘愿跟着自己来这里,便就已是表明了她的心志。更不用说到了此地之后她做的一切。



倘若没有她,绝不会这么快就有今日的都护府。



她怎么可能变心?



“殿下,准备好了,随时可上路!”



张石山来到他的身后禀事。



他知道,她必在日夜等待,等他赶去救她。



李玄度在心里再次这样告诉自己一遍,按捺下纷乱的心情,转头望了眼身后那一列整装待发的随从,向他们微微颔首,正要上马出发,看见城门方向的路上来了一骑,朝都护府所在的这片高坡疾驰而来。



来人很快到了近前,是几十里外一座烽障中的值守士卒,说从东面来了一个信使,是韩荣昌手下的武士,受遣为王妃传回来了书信。



李玄度惊住了,几乎有点不敢相信,接了信,迫不及待地当场便就破封,取出了里面的信。



他一目十行,飞快地看完了前面的内容。



她第一句便告诉他,她写这信时,人在玉门关外,但已安全无虞。



韩荣昌决定放她回来,但考虑到他的家人被李承煜捏在手上,她拟求助崔铉,先去义父姜毅那里避一段时日等消息,叫他不必为她担忧。



没有想到,事情竟有如此转机。



李玄度连着看了两遍这段内容,确认是她字体无误,吁了口气,随即又是一阵心疼和后怕。



若那韩荣昌此刻就在边上,他定要拿剑刺他一个窟窿眼。



伤他无妨,他竟动她!



他略略平复了下心情,继续看下去,看到了他的祖母姜氏太皇太后驾崩的消息。



他的视线一下定在了信上,立了良久,抬眼望着京都的方向,紧紧地捏着手中的信笺,眼眶慢慢湿润了。



当日出京,临别之时,他便有种预感,或许那是他和祖母的最后一面了。



而今成谶,祖母去了。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临走之前,祖母竟如此安排身后之事。



她在信中还向他致歉,为她没有及早传达祖母危的消息。



他怎会怪她?



那分明也是祖母自己的心愿。



山迢水远,那万里之外的殷殷之情和当日临别之时祖母含着笑意拂手让他去的一幕,永铭心间。



他咬着牙,向天发誓,总有一日,他定要令祖母入土,安飨香火,敬奉绵延。



信的最后,她又告诉了他关于表妹檀芳的那些事。



那些他都已知晓。



他掠了一眼,再次看了遍她这信的前半部分,慢慢地收信,平复着信中两个消息带给他的悲喜,忽然发现封中竟还有一信,只是未与方才那信笺折在一起,一开始他没留意。



他一愣,将后信取出,展开,当“玉郎我夫,见字,再如面”那几字跃入眼帘,如直击心房。



他记得清清楚楚,除了去年在阙国的那一夜,她醉了酒,缠着他唤过他玉麟儿后,这么久了,后来无论二人如何情浓意蜜,她总是唤他殿下。



他没想到,这信的起头,她会再次以如此的爱称来呼他。



他竟感到一阵心跳耳热。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封只能他自己才能看的私信。



他下意识地抬头,见张石山等人都还立在一旁看着自己,立刻合信,说了句“王妃来信,暂无大碍”,让他们先行散去等待后命,随即拿着信,匆匆入了距离最近的议事堂,关上门,坐下后,呼了口气,再次展信。



他读完了她这信,呆住了,人定定地坐在位上,许久,听见门外传来急促的叩门声,霜氏的声音入耳,方回过神,急忙将信藏了,稳住心神,起身过去开门。



霜氏此刻也不顾礼数,几乎是冲了进来,脚才迈入门槛,便说她听闻方才有王妃的来信,问情况到底如何。



李玄度知她关爱菩珠,立刻将情形告诉了他。



霜氏听完,终于稍稍松了口气,立刻到门外,让婢女去后头把这好消息告诉阿菊和若月王姊她们,吩咐完,回来说:“王妃无大事就好,殿下也不用过于焦心了,一路辛苦,先去后头休息下,别的,慢慢商议不迟。”



李玄度再次向她道谢。



霜氏道无妨,说自己不打扰他休息,转身要走。



李玄度送她,送了几步,忽见她又停下,仿佛想起了什么,望着自己却欲言又止,便道:“夫人若有事,尽管开口。”



霜氏看了他一眼,过去将门关了,回来道:“殿下既如此说了,我便倚老卖老,问一句本不该我问的话。殿下和李宗主,到底是何关系?”



李玄度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一怔:“她是我表妹,此外别无关系。”



霜氏道:“殿下此言当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