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840 被遗忘的纸箱
r />
他们平时发货,都是用编织袋和塑料袋的,基本不会用到纸箱,纸箱还是为了仓库里那么多的服装退回来,要装箱便于保存,一年才会去订那么几次。



两个人先去仓库,拿了两只空纸箱,再到后道那里,装箱试了,这才获得了需要的纸箱尺寸,回到办公室,赵志刚又扣了纸箱厂老板,张晨拿着计算器在计算纸箱,计算完后,需要一千一百六十五个纸箱。



张晨拿了纸笔,在纸上先画了两个立方体,代表两个集装箱,然后拿铅笔在里面把一个个箱子横排竖排,先算出每排放多少,再算一共可以放几排,算下来的结果是,矮柜怎么也放不下,必须是高柜。



纸箱算完,纸箱厂的老板还没有回电,张晨和赵志刚又焦急了起来,张晨问,你知不知道他的厂在哪里?



“知道,就九堡那里。”赵志刚说。



“他是不是住在厂里?”张晨问。



赵志刚摇了摇头,他说这个人,又不是经常打交道,我怎么知道。



张晨说:“走,我们去他厂里看看。”



赵志刚站了起来。



张晨拿出自己的大哥大,让赵志刚用这电话,扣下纸箱厂老板,赵志刚明白了,这是生怕他回电话过来的时候,办公室没人,他可以直接回到大哥大上。



他们到了九堡,那时的九堡,是外来人口聚集地,路灯昏暗,路两边,都是乱搭乱建出来的出租房,使本来就不宽的路,显得更逼窄。



赵志刚只来过这里一次,依稀还有一点印象,他就记得纸箱厂已经在九堡村外,靠近一个水塘,孤零零的一座彩钢瓦搭的简易房。



第一次,按着赵志刚指的路,张晨开进去,结果是一条断头路,里面连调头也没有办法调,只好小心翼翼地倒出来,再往前开,赵志刚指着右边的一条弄堂说,这里进去这里进去,我记得路口的这根电杆,没错了,就是这么歪的。



张晨骂道:“你他妈的,人家是纸箱厂,这条路,最多只能走双轮车,纸箱厂在这里面,他纸箱怎么运出来?”



赵志刚“哦”了一声,想想有道理。



再往前开,又是一个弄堂,张晨笑道:“这电杆也是这样歪的,是不是这里?”



赵志刚看了看,骂道:“他妈的这地方,连根电杆都埋不直,你说会不会好的?还是我们三堡好。”



他们在九堡转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是找到了纸箱厂,厂里却是一片漆黑,连个传达室也没有的,两个人在铁门上砰砰地敲着,人没有叫醒一个,倒把周围的狗都吵醒了,狂吠起来。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张晨还在去厂里的路上,赵志刚就打电话给他,和他说,纸箱厂的老板到了,在他办公室。



张晨说好,我马上就到。



张晨到了赵志刚的办公室,纸箱厂老板是第一次见到张晨,一开口就急急地解释,晚上十点以后,扣他的都是叫他打麻将的,他老婆晚上就不准他出去回电话,他知道是这里的电话,但他怎么解释,他老婆也不肯相信,说哪个厂,半夜里还会谈纸箱业务。



张晨笑道:“是你平时不老实的次数太多了吧?”



对方嘿嘿笑着。



张晨把纸箱的数量和规格还有箱唛给他,问他多少天可以做出来?



“八天。”对方说。



“八天?八天我的船都不知道开那里去了。”



“那六天,六天可不可以?”



张晨摇了摇头。



“那你说几天,张老板。”



“四天,我最多给你四天。”



这一回是对方摇了摇头说不行,四天肯定不行,我就是现在马上把纸板订下去,纸板送到也要大后天了,我还要做,怎么赶得出来。



“你纸板从哪里来?”张晨问。



“新登。”



“那这样,时间我们等下再说,你先算算这纸箱,多少钱一个。”



对方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说,三块八,三块八一个,张老板。



赵志刚马上叫道:“不行不行,哪里要这么贵的,我每天这里这么多纸箱厂来,没有一个会像你这么乱开价的。”



“你这个是出口纸箱。”对方说。



“什么出口不出口的,你就像给我们仓库做那样就可以。”



对方看着张晨,张晨说可以:“我们这个,不需要商检。”



“好了好了,那给你三块五一个好了。”对方和赵志刚说,赵志刚大概是觉得这个价格差不多了,就不响了。



张晨说:“我们回头再说时间。”



对方说:“时间是实在没办法了,六天已经很紧很紧了。”



张晨说这样,“你纸板不是新登的吗,从杭城到新登,一个半小时够了,你现在离开这里,就坐车去新登,你人去了,人家肯定会先给你生产的,你明天和纸板一起回来不就好了?这样,四天不就可以做出来了?我给你一个纸箱加五毛,四块钱一个可以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