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904章 平阴县(求月票求订阅)
平阴县在济南西南方向一百二十里,是王笑巡查的第二个地方。



王笑既未摆仪仗,也未给各地下发公文,只带了三十余个护卫,骑着马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济南。



他先是在长清县逛了逛。



长清县就在眼皮子底下,倒是吏治清平,小有瑕疵但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王笑也就没有多呆,默默地来,默默地离开。



山西战事在即,他这次出巡一共也只有一到两个月时间,真正的目的还是想在大战前威慑一下各地官员,算是敲山震虎。



毕竟去年分田之后马上又遇到德州之战,王笑离开济南也有近一年光景,有些人怕是也松弛了不少,到了给他们紧一紧神经的时候……



这日还未到平阴县城,王笑在路边听到一个忙着农活的老汉与人对喊,觉得他官话说得不错,干脆把护卫丢在一边,只带了两个随员过去与他闲聊。



一开始聊,老汉先说了如今日子十分好过,县太爷是个大好官。



但等到他说到去年交了十六石粮,王笑眉头就皱了起来。



忽听那边侍卫叱了一声,转头看去,只见是个黝黑的汉子畏手畏脚地站在那盯着他瞧。



“这位老乡,怎么了?”王笑问道。



“俺看到公子,想起了俺们的刘大人……”



“过来说吧。”王笑招了招手。



从千户被贬成普通小旗的莫乾固执地把这汉子搜了身,摸出一串铜钱,还有一张纸,摊开来看了看,是一封让孩子入义学读书的举荐信。



莫乾向王笑低声汇报了,王笑点点头,向那汉子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晁黑腚,大寨村人。”



“你有什么事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晁黑腚挠了挠头,道:“俺没什么困难。”



他最直观的反应是……眼前的公子实在是太俊了,看年纪恐怕还不到二十岁,也不知道谁家的孩子跑出来玩。



“大寨乡日子好过吗?”王笑又问。



“好过哩。”



“你说的刘大人是谁?”



“刘大人可是个好官,他是县里的什么……什么官来着,我们大寨村分田的事就是他办的,但就是这样的好官,他从山崖上摔死了啊……但俺觉得他不是摔死的……”



王笑听得有些疑惑,问道:“那是怎么死的?”



“像是被人捅死的。”



“具体是什么情况,你和我说说。”



“和公子你说?你……你是官爷吗?”



“莫乾,给他看印信。”



“哇,大人,你……你是什么官?”



“钦差……”



~~



次日,平阴县衙。



“杨大人,大事不好了,有个钦差到了大寨村,在查刘文的案子……”



平阴县令杨启丰听了,脸色一变,踱了几步,问道:“近日有钦差要巡视平阴县的公文吗?”



“没有,实不知是哪来的钦差。”



“太巧了啊,这么快到大寨山去查刘文?去查查来的是谁。”



“学生马上去查,大人可要去大寨乡迎一迎。”



杨启丰想了想,摆了摆手,道:“不急,不急,他既未知会,现在去见他还太早了,显得我心虚,先等两天,观望观望。”



“那范家那边?”



“范英弈是聪明人,不会露了马脚的……”



话虽如此说,杨启丰依然感到心中不安。



这天夜里,他独立坐在屋中,思考着这件事,忍不住长吁短叹。



他的老妻吴氏过来,低声道:“老爷今日怎这么早下了衙?”



“有些事要想一想。”



“老爷,阳儿的婚事既然说定了,这聘礼……”



杨启丰疑惑道:“聘礼怎么了?”



“未免寒碜了些,即使是普通人家礼银也该有六十四两,我们这官宦人家若不再多拿些,如何说得过去?”



“家中帐上还有多少银子?”



“哪还有多少银子?”吴氏微带着抱怨,道:“还不是老爷你把家里的余钱都给了那刘文的遗孀,现在都要揭不开锅了。平时接济百姓也就罢了,刘文是公务时摔死的,自有朝廷抚恤,哪用你私人掏银子……”



“银子银子,你这妇人,一天到晚就知道说银子。”杨启丰怫然不悦,叱骂了一句。



他起身走到院中,背着手看着天上的明月,又是长长叹息了一声……



~~



“平阴县是上等县,除掉县城,各乡加起来有一万余户人家,去年县里一户多收了十石至十二石粮食,折算下来近十万两的银子,再加上修水渠的款项,有十五万两银子……”



说话的少年叫辛宜学,是傅青主当年从京郊收养的孩子,几年调教下来已十分出色。



辛宜学穷苦出身,吃得了苦,又帮着傅青主处理过分田之事,这次王笑巡查山东便把他在身边处理些文书之事。



王笑道:“多收了十五万两,平阴县竟一直没人上告,百姓开口皆言杨启丰是好官、清官。还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真正到杨县令手中的只怕不到十万两。”辛宜学道:“学生查了一下,这些加派多在山间乡野,粮食都是由乡绅代收的,截留了一部分,剩下的才交给县衙。”



王笑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