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98
了:“明日,接管毕列家的商铺,我们米勒家族将是古巴城的第一家族。”



叶子轩趁着夜色,离开了古巴城,以后大概也不会再来这里,似乎这里有着一些让他觉得不安的东西。



次日,古巴城中毕列家族被灭门的事情就传开了,店小二还在纳闷为何今天没有看见炼器师大人,正好自己可以给他报告,也许自己又能得到不小的好处。



叶子轩离开古巴城已经四天了,四天来,叶子轩吃的很少,基本没有休息只顾赶路。身上的伤也差不多好了一半,除了肩膀还是没有好的太多,叶子轩根本不敢用力,只要自己用力,肩膀透体的伤口就撕裂的他只抽凉气。一路上倒也没有见过几人,在自己黑袍的这遮盖下,别人也不敢上前问话。



“距离黑炎城还有三天,真是不短的距离。”叶子轩心情微微变好想到:“经过前边的峡谷就快多了。”叶子轩沿着大道一直走来,却来到一个峡谷,因为当时没有人让叶子轩询问,自己似乎是走到了不对的路线。



“这里虽然安静,可是,有些过头呢。”叶子轩步入峡谷之前暗自警惕,自己现在顶多能够发挥仙师的水平就不错了,虽然别处伤势都好了将近一半,可是肩膀的痛楚直接影响叶子轩的发挥。



将星痕拔出握在手里,叶子轩快步走进峡谷,争取最短的时间离开这里。这里一侧是高高的山崖,一侧是陡峭的斜坡,虽然没有人,就连小小的魔兽叶子轩也没发现。这样让叶子轩更加的不安。



咬紧牙关,将肩膀的痛苦死死忍着,叶子轩快步前进,心中总有些不安,似乎被什么盯住了,可是自己就是没有发现。一个人行走竟然有些寒气从身体里散发。



忽然,叶子轩感到一股劲气向自己袭来,还好自己有着圣阶的灵识。叶子轩连忙将星痕注入灵气,挡住从身侧袭来的劲气。



可惜叶子轩没有挡住片刻,自己就被扫飞,震动的自己喉咙一丝甜味,肩膀的伤口再次裂开。转身着地,叶子轩抬头看去,原来攻击自己的是头名为岩蟒的魔兽,岩蟒是一种体表颜色和岩石类似的魔兽,怪不得叶子轩没有发现它,一直把自己隐藏的好好的,就等偷袭了。



叶子轩灵识微动,是个四转的岩蟒,即使这样,叶子轩也不是它的对手,而且,岩蟒的防御比一般的四转魔兽要高的多。“唉,真是雪上加霜,最近诸事不利啊。”叶子轩暗叹一声。



岩蟒青色的眼睛看见叶子轩没有倒下,滑动着粗壮的身躯快速向叶子轩攻来。叶子轩不敢与它对抗,施展幻影迷踪步躲开之后,祭炼羽翼立刻展开飞上空中。这样,岩蟒就不能攻击到自己了。



岩蟒巨大的身躯蜿蜒,青色眼睛看着空中的叶子轩,张开大嘴:“嘶-”的吼了一声,叶子轩清楚的看到了岩蟒锋利的牙齿和绿色的口腔。打了个冷战:“还好没有被它咬到,否则得疼死我。”叶子轩捂着左肩,不顾岩蟒狂暴的怒吼,慢慢的向前飞去。正是清晨时分,太阳还没有升起,纯阳峰以西千里方圆下的诸般草木妖灵、禽兽精怪,却是纷纷清醒过来,一番摇头晃脑之后,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便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迁移之战。



只见那虎豹独往、麋鹿成群、鸦雀结伴、雕鹤偕行,加上莺、燕、鸽、鹫、豺、犬、鼠、鼬、蛇、蝎、蚁、蜂等不知道多少种飞禽走兽、毒物良昆,每一类都几乎倾全族而上,只让看到的人头皮发麻,脊生冷汗,只觉得此等大势而人力不可抗衡。



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具有大神通的人飞到纯阳峰上空,必然会发现,这些动物,虽然看似举家搬迁,但并没有什么远迁的打算。反而是在靠近纯阳峰脚下之时,便开始了各族之间的碰撞和阻挠,看起来,它们这般奇怪的表现,竟然是为了争夺纯阳峰的控制权!这纯阳峰到底有何名堂,竟然让这些动物的一举一动全然违背了人类对于它们的认知?



少顷,这些动物争斗的心突然间熄灭了一般,都放过了暂时的对手,各自找了个“风水宝地”安静地候在了原地。只见它们一个个顺眉低伏,翘首以盼,那模样比之最虔诚的信徒仍不遑多让。不多时,一点霞光自峰顶溢出,再一晃眼,那一轮红日已席卷了西南大地。而与之同时,这些动物也都终于松了口气,舒服地沐浴在了晨光之中。



纯阳峰虽然是仙山,自古以来却没有仙人居住,或许曾经有,但是随着世事的变迁,如今的纯阳峰,早就没有了仙人踪迹。



这些草木精灵之所以这般虔诚,不是朝圣,也是朝圣。只因为纯阳峰横贯南北,以飞鸟难渡之绝险将西南大地生生地隔绝开来。而整个西南大地,也只有纯阳峰下方圆百里,才有朝阳初升时散发的几缕氤氲紫气。虽然能得到这氤氲紫气的多只是能到达峰顶的少数灵物,但是即便只是在山腰吸上几口灵气,也足以让这些灵识初开的精怪化形快上几分。



至于这样一座仙山为什么没有仙人居住,有传说是人之道最是与天相违,若据纯阳,则气不入西南之地。长此以往,西南大地草木开灵者愈少,禽兽成精者愈鲜,乃至凡人,也会渐趋蒙昧,与大道行之愈远。仙人慈悲,故而收拢门下,退居纯阳以西万里之遥的坤煌山上。



这也是流传于人间的最正统的一个说法,根据是凡间第一大教派——道教的一句最多人不知道出处却又熟记于心的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当然另一个根据是坤煌山上,确确实实有着一个为人所共知的仙家大派——昔年随帝叙南征北讨,打下数千年坚如磐石的江山,而后敕封为国教的五魁仙宗。这敕封对于五魁仙宗而言,并不足道,但对于凡人而言,却足以凭此幻想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并且广为传颂。



这些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