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为武媚娘鸣不平 下
这国是李唐的,如何也要李唐的子孙坐在那帝王尊位之上。至于武媚娘,女人终归是女人,如何总占着那个位置。



万籁俱寂,落针可闻,此时众臣都要听着太子如何应对。



“父皇,皇儿却要在这里取巧了!”



李弘说完,却是嘴角轻轻勾了一下,一双和武媚娘颇为神似的眸子看了看面前的二圣。



李治和武媚娘都是期待着,等着他的答案。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李弘高声吟着,却听的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接着一惊,却又接着为这位大唐太子暗暗叫好。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李弘所念,却正是大唐最有名的谏臣魏征进献给太宗的一篇奏疏内容。这篇奏疏此时在场所有人,无不熟悉,即使以后的历代名臣帝王,也是熟悉的。



太子说要取巧,果真这里取巧的很。



不过细想之,却又是陛下所提问题的最好答案。



此时无论李弘才学如何,却总是差了那位魏征许多,李弘如何答复,却也没这十思疏中内容来的齐全完美。



当年太宗可是赞这奏疏赞的不行,更是赞魏征是自己一面镜子。



此时陈方也望了李弘一眼,果真二圣喜欢李弘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取巧之法,却是最好的答案。



这篇奏疏,即使《旧唐书》也给了一个可以为万世王者法的评价,可见对这十思疏的尊崇。



那里李治听着听着,待到听完,眼睛一亮,抬手拍了一下旁边武媚娘大腿,只说了一声好字。



旁边武媚娘嗔怪看了一眼李治,那眼神中却是你如何不拍自己大腿的意思。



却见李治那有些灼热的眸子看了看她,那意思武媚娘如何不懂,陛下说媚娘的大腿最是好拍。



此时陛下一个好字出口,群臣一阵赞美,直全赞了太子,恨不得将太子比了先皇。



却见那里武媚娘看了看陛下,又望了望太子。



“皇儿,母后也考教你一番,如何?”



“母后出题!”



“为君者,如何用人?”



武媚娘此时这问题却是问的细了,那边李弘还在思索,众臣只待的太子回答。



武媚娘却望了望李治,李治轻轻握着她的手,二圣都待着太子答复。



治国安邦平天下,却是用人最为重要。



他们要听太子如何回答。



“父皇母后,皇儿却要在这里讲一个故事!”



“皇儿请讲!”



“孩儿记得父皇曾驾临东都洛阳时,关中正发生饥荒。父皇担心路上会遭遇强盗,就命令监察御史魏元忠检阅车驾,提前检查途径路线。”



“魏元忠受命后,去巡视了赤县监狱,见到一名犯盗窃罪坐牢的囚犯,言语举止都异于常人,魏元忠命令狱卒打开他的手铐、脚镣,让他整理衣冠,乘车跟随在后面,并跟他生活起居在一起,要求他去协助防范强盗。这个人含笑应许。”



“结果父皇那次巡幸东都的过程中,随行兵马多达万余人,但竟不曾遗失一文钱。”



太子故事讲完,现场万般俱静,只闻的人呼吸之声。



此时陈方倒多看了一眼太子,这个关于魏元忠的故事,陈方倒是看过,源自冯梦龙的《智囊全集》。



这事却正好发生在初唐,偏偏就是陛下经历之事。



此时太子以此事为答案,当真是妙极。



而更妙的是,经历这件事的两个人,魏元忠和陛下此时都在场。



而更让陈方拍案叫绝之事却是这魏元忠,他最后竟真是太子集团的人。



当真是万事皆有因。



“好!皇儿这般答复当真是妙极!”



李治又是拍了一下武媚娘大腿,夸到。



此时帝王金口玉言一出,下面各种夸赞如海潮一般涌来。



这一次却不禁涌向太子,同样涌向就在当场的监察御史魏元忠。



陈方看了一眼太子,当真是文思敏捷,答案奇巧。



不愧是武媚娘最喜欢的儿子。



此时却望了望武媚娘,却只感叹了一声,这是武媚娘故意如此问,她已猜到太子会如何回答。



这就是为太子监国铺路了。



武媚娘的才华经略,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稳稳压过了自己这个儿子。



其中关键,却还是无人察觉。



怕是只有陈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