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博弈(感谢sidneyliu地玩赏)
凌晨三点抵达启德机场的约翰·梅杰没有众人迎接的场面,只是由总督府的车辆在机场等候他的到来。



这和昨天上午卫奕信离开的场面完全不一样,在昨天上午十一点的时候,在启德机场,李光宇、凯瑟克、诗怀雅、郑煜桐、李肇基、修打兰、嘉道理、包玉刚等人在机场为其送行。



香江记者是极其尽业的,哪怕约翰·梅杰在凌晨三点抵达启德机场,依旧有不少记者在此等候。



早上,三大电视台和几大广播台的早间新闻里就播报了约翰·梅杰抵达香江的消息。



而今天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就是卫奕信离开香江的报道,图片是一张香江各界为其送行的画面。



这与约翰·梅杰到来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因为双方的时间不太对,一个是上午,一个凌晨三点,到时候约翰·梅杰抵达一位重要人物都没有出现在机场,还是可以看出香江高层目前对他的一个心态。



在前往会德丰大厦的途中,曹慰青说道:“光宇,梅杰这么急匆匆的前来香江,只怕是来者不善,今后我们在香江的布局只怕要被限制不少。”



曹慰青很清楚李光宇心里的一些想法,只是这些想法只靠李光宇和李氏财团并不能很有效的推行下去,这方面还需要政府配合才行。



香江这近十年来,李氏产业和香江政府配合一直非常不错,尤其是后面出台50公顷限制之后,为了香江的发展,政府这边每年都在给李氏产业定额配置土地,而且通过一切避开规则,帮助李氏产业扩张。



比如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而且还可以用这边的地块和政府同等交换其它地方地块儿,让其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进行后面的开发。



不管是香江离岛石化生产基地还是西澳钢铁公司离岛生产公司,这两家生产公司的土地就是李光宇他们拿其它收购的厂房地皮和政府置换的。



而约翰·梅杰过来之后,这样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再出现,甚至工业用地都不会让转商业用地,以此来抬高香江的地价,进而推动香江的楼价。



曹慰青很清楚,而高楼价并不是李光宇想要的,这些年来李光宇一直想尽办法让香江楼价处于相对合理的空间,为此联合盟友大量建设住宅小区,为香江楼市提供充足的房源,以此达到压制香江楼价的目的。



而现在没有了定额土地转让,没有了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这方面就很难再展开。



地价的高昂必然推动楼价上涨,就算李光宇再压制,也不能够让香江各大地产亏损做生意,基本利润还是要保障的。



李光宇当然清楚约翰·梅杰这次的来意,王辉那边对这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



对此李光宇也没有太大的办法,这涉及到了各国的利益与竞争,这不是他能够轻易插手进去的。



没有了他李光宇的产业,全球各国依旧同样转,而李氏产业要是没有了各国的市场,李氏产业就得玩完。



这次只要约翰·梅杰不特意针对他的产业,李光宇也不愿意去和这位新任总督对着干。



在前几天的时候,通过卫奕信李氏产业和其盟友已经拿到了足够的筹码,在今后多年里,他们有着足够的资源去扩张发展,这方面并不需要担心约翰梅杰的限制。



至于几年之后,那时的局势如何,谁也不清楚,到时候再说。



李光宇说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心,目前局势还在控制范围内,我相信约翰·梅杰也不会傻得特意针对我们,他最多也就把尤德和卫奕信时期对我们的特殊照顾给停掉,让我们不能够低成本拿地,这方面短时间内对我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曹慰青感觉家里产业越大,他们生活的越累,面临的问题也越大,顾及的事情也越多。



曾经他们最多也就考虑一下竞争对手就行了,这些对手最多也就商业上面的。



而现在各大财团、各国政府、各地政治都是他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这里面还有着很多的各国博弈,这些同样是他们要思考和顾及的。



这次出现这样的变动,主要还是两国博弈,同时也是因为东欧剧变所引起,东欧那边出现变化之后,对于英伦,对于西欧,对于北约的压力就非常小了,这个时候英伦也有着多余的精力顾及它处了。



去年香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645亿美元,而去年新加坡的GDP才272亿美元,香江足足是新加坡的两倍多。



韩国去年GDP是1986亿美金,香江将近它的三分之一,亚洲四小龙另外一位宝岛,去年GDP1465亿美金,香江不足它的二分之一。



在人口方面,香江去年人口是568万人,新加坡285万人,韩国是4200万人,宝岛人口是1996万。



在人均方面,香江在四小龙独占鳌头,年人均GDP达到了11300多美元。



第二的则是新加坡,年人均也达到了9543美元。



宝岛居于第三位,年人均为7340美元。



排在四小龙之末的是韩国,去年人均GDP达到了4729美元。



从这些数据里面就能够看出香江的分量,目前亚洲除了一些靠着资源销售没有多大名气的极个别小国和地区之外,只有日本人均GDP高于香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