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馆,张晋元请的裁缝正等着给她量尺寸,裁制舞会要穿的洋服。她像个牵线的木偶人一样,叫她伸臂便伸臂,放下便放下。
张晋元看出了她的异样,裁缝走后,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心不在焉的。”
她做的是损人不利己的事,她自己不爱霍裔风,偏偏把他从爱他的人手里抢来,然后搅得大家都跟着痛苦。如是将那前缘旧梦,一概弃了,从人生的荒原上一路行来,可以供自己怀念的已然不多。她明明知道,迎上这汹涌的浪涛,再想逆流而返,连归路都找不到了,然而这是她今生唯一崇高的目的,即便被痛苦和愧疚填得满满,也只简单两个字——“认了”。然而最悲凉的是,她根本没有人可以去倾诉,张晋元当然没心思听她讲这些。那些痛苦和愧疚永远都是她一个人的,韶华辗转,稚嫩的容颜渐渐成熟,但,永远只是她一个人,背负。
“晚上受凉了,回房歇歇便好。”她答道,然后上楼去了。
炎夏眼看就要到了,一连几日的艳阳高照,天气越发燥热,却迟迟下不来几滴雨,人也就提不起精神,凭着窗栏向后院花园看去,像是连蝉都懒得叫了。这扇碧纱窗是阴面的,身上仍是腻腻地出着汗,素弦无意中瞥了一眼墙角,金丝绒罩子下还摆着她许久未碰的钢琴,是去年张晋元托人从德国买来的,突然来了兴致就试着弹了一曲,好在曲谱指法都还记得,叮叮淙淙,只一会儿便陶醉了进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青苹推了门进来,把一封信撂在黑色的烤漆琴盖上:“又是你的信。”看她目光迷离,如是神游天外,又拿起来:“你不看,我可看了。”
素弦弹罢最后一个音符,便接过那信封,却不料那封口早就被划开了,瞬时起了愠色:“是你拆的?”
青苹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这些天信是一封接一封的,我拿信拿得腿都酸了,看一眼还不行?你还别说,霍二少这两笔小字写得还真不赖,这水粉色的纸又好看,裱起来当挂画都绰绰有余了。”
素弦白了她一眼,道:“既不识字,拆了又有何用?”
青苹笑道:“我不识字,大少爷还不识么?”
素弦的脸唰的一下严肃起来:“你是说,他也看过我的信么?”
青苹随意按了几下黑白琴键,道:“这有什么大惊小怪?你的命都是他的,他看你几封信算什么?”
素弦深长呼了口气出来,不再说话,只背过身去看信。青苹又伸出两个指肚儿过来碰她的脸,调笑的意味道:“你这是涂的什么雪花膏,皮肤还挺滑溜,就跟龙口街那块儿卖的山楂果子冻似的。”
素弦懒得跟她较劲,坐到床上把雪纺纱幔拉起来。
下午青苹又进来了,倚在门框那儿,随手一丢,一封信便飘飘然落在书桌上。素弦只看了一个“霍”字,便打开来瞧,茶褐色的信笺上是劲道有力的正楷,却不是霍裔风的风格,上书“今晚七点,玉铭街抚仙阁茶楼,有要事商谈,恭请张小姐务必赏光。”扫向信的落款,赫然书着“霍裔凡”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