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九六章 脑伤致失忆
“知县大人!你可能不认识我们,但不可能不认识崔清木吧!”崔嵬说。



“崔清木是什么人?我怎么没听说。”



崔嵬有些气愤,说:“你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当了官,连自己的老子都不认了?”



崔富贵这下有些急了,说:“你怎么越说我越糊涂?谁是我的老子?”



这小子,是真傻还是装傻?真是个数典忘祖的家伙。今日老子心情好,不然,非揍他不可。说:“那我问你,你知道自己是那里人吗?”



崔富贵迷茫地摇了摇头,说:“我只知道自己叫崔富贵,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你的脑袋,是不是发高烧给烧坏了?”



“这倒没有。却是因为一场意外,而引起失忆。”



“哦!”崔嵬觉得有些意外,也许,他说的是实话。但不知他发生了什么事,问问再说。



“能否给我们讲一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崔富贵招呼他们坐下,讲述了自己那一次失忆的经历。



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我只记得,我走在山坡上,脚踢到石头,一个踉跄,不小心摔下了山坡,只觉得眼前一黑,不省人事了。



当我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头脑却一片空白,什么记忆也没有了。我问坐在床沿的老汉:“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一点记忆也没有了。”



“谢天谢地!你的命总算捡回来了。”那老汉看他醒了,显得很高兴。



“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你真的一点记忆也没有?慢慢想一想。”



我努力地想了想,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我痛苦地摇了摇头,说:“我真的想不起来了,脑袋里一片空白。”



“完了!脑袋被摔坏了。”那老汉有些急了。



我抓住他的手,求他说:“老伯!给我讲一讲,我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那老汉说:“三天前,我准备上山砍柴。路经断崖坡时,发现山坡下有一个人。我绕了一大圈,才走到山坡下,看见你直挺挺地躺着。我一摸鼻气,知道你还活着,便把你背回家。



整整三天三夜,你都是处于晕迷状态。我和老伴可急了,附近又没有郎中,这可怎么办?我翻看你身上,除了被树枝划破的皮外伤,其他没什么问题。还好,我懂得一点创伤医术,便到山上采回草药,经过处理后,给你敷上。”



“老伯!谢谢您救了我。”我非常感激。



“也许是摔到了脑袋,引起轻微的脑震荡,让记忆全部丢失。”



“这么说,我得了失忆症了?”



那老汉点点头,说:“以前的记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头脑里的记忆,就是从你醒过来那一刻开始。小伙子!你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吗?”



我努力地想一想,说:“记得!我好像叫崔富贵。其他的记不起来了。”



“知道是哪里人吗?”



我摇了摇头,表情显得很痛苦。



那老汉说:“既然这样,你就在我家住下吧!镇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书塾先生,我送你去读书。”



我说:“谢谢您救了我,还愿意收留我。但不知老伯如何称呼?”



“我们这里都姓李,听说都是唐朝皇帝那一脉的,叫李唐集,是个大集镇。我叫李松博,老伴姓黄,叫菊花。我们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早已嫁人了。”



“哦!”我说,“平时就你们两个人?”



“是的。女儿一年难得回来一两趟。既然你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如果不嫌弃,我们想收你做义子。不知你愿不愿意?”



“承蒙您老厚爱,晚辈求之不得。”



这时,老伴黄菊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李松博把自己的意思,跟老伴说了,老伴也点头赞同。



我亲昵地叫了声“干爹”“平娘”。老两口乐得像八月里的番石榴——合不拢嘴!



从此,我便在干爹的家住下了。不久,他送我到镇上读书,读了五年。正逢乡试,我便去应考,考了第二名。后来,又参加了省试,成绩排在前十名。



我的仕途便是从里长开始的。一干就是五年。后来,被调去当知县,一干又是五年。剑陵知县出事后,上司把我调到这里来。



崔嵬夫妇认真地听着,认为崔富贵不会是在编故事。也许,说的都是实话。崔嵬说:“崔知县!我告诉你,你是逍遥镇崔家屯人,父亲叫崔清木,母亲有点残疾,有一个姐姐出嫁了。”



“您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实不相瞒,我们也是崔家屯人。只不过,我们年轻时也出去了。最近是为了寻找失散的儿子,才重回崔家屯。听从父亲说,你叫崔富贵。十八岁那一年,你说要出去拜师学艺,可一走就是二十多年,至今杳无音信。



我答应你父亲,我们在寻找儿子下落的同时,也帮他寻找崔富贵。事有凑巧,我们来到剑陵县。一打听,知道知县也叫崔富贵。我心想,虽然同名同姓者不乏其人,但同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