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一零章 凛然护人格
王景隆断了投毒杀人案后,声名远播,多尔衮派他的手下,找上门来。



这日,王景隆正在住所闲坐,家奴前来禀报:“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什么人?”王景隆职业性的问了一句。



“他说有要事相商。”



“既是如此,把他请进来。”



片刻,那人来到。王景隆举目一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武士装束。嘴上留有胡子,看形态,甚是威武。



来人一揖手,说:“在下金戈,关外人氏。久闻大人英名,特来拜访。”



“壮士过奖了,本县一个地方官,焉敢自大。”



金戈虽是关外人,但远来是客。王景隆热情让座,又叫家奴去沏茶。金戈连忙制止,说:“王大人太客气了,我们关外人喝惯人参,喝不惯中土的茶叶。”



“不好意思!本县此处可没有人参。”



“没有就算了,在下不喝了。我们聊聊就好!”



对于关外人,王景隆就有点讨厌。因为他们的不安份,才致使大明边境屡起战端,百姓流离失所。此人的到来,肯定没有好事。说:“请问壮士,找上门来,有何指教?”



“王大人的断案能力,让人佩服,也得到了我家王爷的赏识。”金戈开始渐入正题。



“哦!连王爷都赏识我,我可是太荣幸了。但不知道是哪位王爷,如此有眼光?”



“多尔衮!”金戈说着,神情显得毕恭毕敬。



王景隆扑嗤一笑,说:“真是想不到,连大清王爷都惦记上我了。只可惜,我们可是敌我双方。”



“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您说是吗?”



几句话下来,王景隆便知道此人的来意。因为,他也有所耳闻,大清间谍正在四处活动,拉拢或腐蚀地方官。看来,我成了他们的拉拢对象。



“敌人要成为朋友,也是有条件的。可是,对本县而言,敌人永远就是敌人。”



“中原有一句成语,叫‘化敌为友’。大人不希望这样吗?”看来,来人对中原文化还是挺了解的。



王景隆说:“壮士不必拐弯抹角,直说吧!今日找上我,有什么话说。”



“王大人是个明白人,时下形势,相信大人也看清楚了,将来的天下,一定是大清的天下。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像王大人这么有才干的人,我们不希望被时代所湮没。所以……”



王景隆早就猜到他想说什么了,便替他说了:“所以,希望我为大清做事。是这样吗?”



“这是我们王爷的意思。”



“只可惜,不是本县的意思。”王景隆婉言拒绝,说:“人各有志。也许有些地方官,被你们劝降了。但是,在我王景隆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金壮士,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金戈见劝说不动他,来火了,说:“王大人!您可别不识抬举,到时会死的很惨的。”



王景隆大义凛然地说:“人总有一死,管它好死还是惨死。男子汉大丈夫,决不能贪生怕死!”



金戈知道再说下去,也是徒劳的。便愤愤不平地走出了王景隆的住所。



“恕不远送!”王景隆“呸”的一声。



说客是走了,但王景隆的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何也?易庆生的悲剧,不能不引起警戒。这些大清间谍,做事卑鄙。我既然被多尔衮惦记上了,他肯定不会放过我。死,对我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的没意义。



王景隆在大清说客面前,大义凛然的举动,很快就传到了“正义派联盟”,设在剑陵县的机构,雷教头立即派人请示赵弘扬。



赵弘扬对洪同知县的做法,表示肯定,也大加赞赏。为了不让易庆生悲剧重演,赵弘扬指示雷教头,派出人员前往洪同,保护王知县的安全。



经过探讨,雷教头决定派慕容峰和佟灵芝前往。临行时,雷教头说:“王知县不仅断案很有手段,他的做法,也很正义。这种正义之士,正是我们‘正义派联盟’团结的对象。对于他们的安全,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决不能让易庆生的悲剧重演。”



“我们该怎么做?”佟灵芝请示。



“你们的任务,便是暗中保护,决不能让大清间谍对王知县下手,确保他的安全。”



“可是,机会无处不在。我们如何保护好他?”



雷教头说:“到了洪同之后,你们要先和王知县通个气,让他有心理准备。告诉他,无事别到处乱走。如果有事需要出去,你们就跟着他。这样,敌人即使要暗杀他,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知道了。我们何时出发?”佟灵芝说。



“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最好马上出发。因为从这里出发到洪同,也要一日时间。”



经过一日的奔波,这对年轻的情侣,终于来到了洪同。走进县城,他们顾不得休息,直奔衙门而来。



跟班前来禀报:“老爷!外面有一对年轻男女求见。要不要让他们进来?”



王景隆心想,又是谁找我?走了大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