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6章 枪不见了!(求月票!)
闯出大祸的是三区队的一个叫做老迷糊的上等兵。



老迷糊,人如其名,是经常会发出那种“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之类的感叹的人。



之所以叫做老迷糊,其中还有一段典故。



老迷糊可以说是让三区队三位教练班长最头疼的一个人,其他方面还算好,虽然发生过集合的时候跑到别的区队然后在一堆鄙视的目光中灰溜溜跑回自己区队的经历,但总体上还是个训练不错又思想优秀的好学员。



偏偏一到射击,尤其是三练习的夜间射击科目,老迷糊就将他的迷糊发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也许老迷糊天生对那种会闪的东西有着某种特殊的感觉,用他的话说,小时候在老家,夏天的时候一旦看到满树满天的萤火虫飞舞,他就有一种喝醉酒的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好像要升仙似的。



夜间射击的小灯泡是用来指示射击目标的唯一参照物,每次会闪动几秒然后熄灭,然后再闪动几秒再熄灭。



那玩意说白了在一百米的距离上看起来还真的和萤火虫差不多。



所以老迷糊每次夜间射击一到开灯闪动的时候就开始欲仙欲死,人就分不清东南西北,更分不清几号靶和几号靶,反正看到闪光的玩意就朝上面蒙。



最可怕的是,他还蒙得很准。



5发弹里至少4发上靶。



不过这样一来,不是他左边的靶子上弹数不准,就是他右边的靶子上弹数不准,反正各种不准。



因此,三区队一到夜间射击,谁都不愿意和老迷糊做邻居。



因为一旦上靶数乱了,就很难统计正确的成绩。



教导大队的做法甚至会取消左右的成绩,要求重打。



老迷糊也很无辜,他不是不想打好,只是一旦看到闪光点,他就自己嗨了起来。



严肃曾经分析过老迷糊三练习射击的深层次原因,他说问过了一些军队医院里的医生,说这是一种天生的病,没药治。



着几乎令老迷糊绝望。



不过还好的是,老迷糊除了这个缺点之外,其他训练都是杠杠的。



而且他是第二年兵,是老兵了,这也是他来教导队的最后一次机会,甚至老迷糊所在连队都连长都亲自打电话过来教导大队求情,让队里别退训。又说老迷糊这人在连队如何如何老实,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的老黄牛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差没说死而后已了。



鉴于此,纠正老迷糊的这个致命缺陷的重大责任就落在了七班长兼代理区队长罗小明的肩膀上。



罗小明将老迷糊夜里带去瞄了好几次闪光靶,终于发现一个能够纠正老迷糊辨识缺陷的窍门。



老迷糊看到闪光的东西会自嗨这一点没错,开始他需要有个过程,就像发动机点火发动需要电机转几圈后才点着火。



老迷糊在小灯泡闪起来的头几秒钟,人是不嗨的,需要几秒钟连续闪动之后,他才开始不可遏止地嗨起来。



所以,罗小明教他一个办法,在小灯泡闪起来的时候,老迷糊必须在没有进入欲仙欲死状态之前瞄准自己的靶心,然后最快速度射出第一发子弹,然后枪口一定要保持绝对的平稳不动。



而后闭上眼,等周围的第二次枪声响起——此时靶上的小灯泡肯定开始闪动第二次。



这时候睁开眼,然后最快速度将本来已经大致套住靶子的准星进行快速修正,开出第二枪。



然后重复之前的闭眼过程,以免被不断闪烁的小灯泡带嗨起来。



眼不见为净。



这就是七班长罗小明交给老迷糊的绝活。



事实上证明了,老迷糊还真的如他的连长说的,身上有一股儿埋头苦干的狠劲。



他还真的将罗小明的方法学得炉火纯青。



其实,按照这个办法,每次他开枪都比别人至少损失一秒。



留给他的时间实在不多。



但他就是能上靶,至少保持4发的好成绩,在优秀水平之上。



三练习夜间射击,从瞄准道开枪,老迷糊绝对不比别人慢,但他永远是全队最后一个开枪的人。



还好,老迷糊也总算不用背退训了,留在了教导大队继续参加预提班长集训。



可是这一次,神仙恐怕都救不了老迷糊了。



那天早晨,起床号还没吹响,排房和营地里都是一片寂静。



三区队的排房里,忽然传来了代理区队长罗小明的怒吼声:“昨晚谁站岗的!快起来!”



吼声惊动了所有人,大家猛地醒来,在床上坐起。



谁站岗的?



庄严揉着眼睛,四处张望,忽然猜到了发生什么事。



漏岗了!



所谓的漏岗,是一个军队内部对于站岗出错的其中一种原因的称呼。



部队夜间站岗一般都是两小时一班,持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