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9章 第一
张和平还真的说到做到,那篇征文只用了一个半小时。



庄严从张和平的手里接过稿子,打开一看,上面题目上《从军无悔青春路,我以我血荐轩辕》。



再往下看,越看越激动。



不得不承认,张和平的稿子写得真的很好,至少庄严是感动了,看得眼角湿湿的。



“写得真好!”他说。



到了十一那天,征文朗诵比赛如期开展。



上了台,面对地下黑压压一片脑袋,庄严虽然受过“四会”教学训练,可还是忍不住咳嗽两声,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这篇东西可不是我写的,我得先开诚布公一下,免得贪天之功了。”他故意为张和平拿场子,赶紧解释清楚“那是我们区队长张和平写的。”



话出口,下面数百颗脑袋就开始凑在一起嗡嗡嗡了。



张和平这三个字,目前就是教导大队的笑柄。



大家都在猜想,这个连投弹都投不到学员平均水准的区队长,写出来的文章到底如何。



刚开始念,底下还有一部分人心不在焉。



当兵的就没几个喜欢文绉绉的东西,舞文弄墨那是文人的事,当兵的不吃这套。



不过,很快整个小礼堂就安静下去。



庄严越往下念,越把自己都给感动了,声情并茂,眼角含泪。



那场洪水留给自己的,可不仅仅是感动。



这篇出自张和平之手的征文稿子,可以说淋漓尽致将士兵与国家、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写得力透纸背,感人肺腑。



当最后一句念完,小礼堂里依旧安静。



庄严忍不住对着麦克风说了句“朗诵完毕”,然后敬了个礼,掌声毫无预兆的潮水般响起。



就连一向惜字如金的中队长周湖平也忍不住从椅子里站了起来,大吼了一声“好!”



接着,整个礼拜里的官兵们一个个站了起来。



所有选手都上了台,最后老汪和大队长几个闭门商量了一下,出来宣布了征文朗诵比赛的接过——三中队三区队当仁不让,一举夺冠。



从那天开始,张和平在三区队的学员眼中总算占有了一席之地,从前没人那正眼看他,现在兵们见了他,也点点头,叫声“老张好”。



大比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这是1师近期的头等大事。



一来是大比武先从师里组织筛选,然后全师尖子里择优选拔,组成参赛队去集团军里参加比赛,这样等同将整个师的单兵基础水平摸了个底。



这第二嘛,就是年底的总部考核了。摸了底,是蛤蟆是青蛙,心里有了数,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纠正。



1师直属队和驻扎地附近两个步兵团的尖子选拔考场设置在教导队。



其余团里先进行第一层选拔,优中选优之后将人送到教导队,在这里集中后再尽心统一的考核选拔。



庄严报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射击,一个是器械体操。



在三区队乃至中队里,他这两项都是拔尖的。



徐兴国仍旧报了他最擅长的项目——400米障碍。



最近这段日子,徐兴国天天在身上绑满了沙袋,除了洗澡,其余时间都不摘下,就等着比武那天一飞冲天。



师里初步的选拔其实并不复杂,只靠基础的几项共同科目。



之所以这么做,是照顾不同兵种之间专业的差异。



一个集团军里,各式兵种都有,最能体现公平的就是考核最基础的共同科目。



也就是说,射击只考一练习100米固定靶精度射击。



可也不能小看了这100米的固定靶射击,因为要求是满环,也就是50环。



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并不简单。



部队里有句老话,9环易得,10环难求。



因为枪支、射手状态等等影响因素,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能保证自己绝对每次都能够依靠机械瞄具将811式打出50环的成绩。



所以每次进行尖子考核,或者上级重大考核之前,每一个单位都会首先把全连队的枪都拿出来,然后选外观好,无磕碰伤的十支枪,交给连队里射击水准公认最好的几个军官和士兵拿到靶场去校正准星和缺口基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瞄准视觉误差,每个人的10环点都有些许差异,为了保证枪支的一致性,几个人必须都试过所有枪,确保每一个人都认为满意为止。



十环的靶心很小,只要一点点抖动,子弹就可能偏到9环的位置。



等过了师比武这关,再组织集训队,然后将所有的尖子分队训练,那时候再针对集团军的考核项目做出相应的调整。



快到十月下旬的集团军大比武时,各种消息开始满天飞。



据说今年的集团军大比武中,射击科目是重中之重,设置了神枪手考核资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