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5章 多事之秋
蔡文明和副参谋长坐在切诺基的后排,车子驶出教导队,沿着水泥路朝着师部方向驶去。



窗外,雨后的景物如同被仔细清洗过一样,有着一种干净无暇的感觉。



蔡文明怔怔地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山和树。



忽然,他扭头对崔高义说“老崔,年底的总部验收,你有什么看法?”



崔高义说“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说实话,和我们竞争的其他师的训练水平我也知道,我敢说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我们应该可以顺利晋级改编。”



“我不是担心能不能拿到快反部队的编制。”蔡文明说“我听说,上级不光是要升级快反,还要升级两栖作战。”



“这件事我也听到风声,不过……”崔高义说“好像八字还没一撇吧?”



蔡文明道“全军只选两支陆军部队进行改编,南北各一支,我觉得南方部队里,我们很有可能。”



崔高义不再说话。



他咀嚼这蔡文明话里的意思,猜测着可能性。



“如果进行两栖机械化改编,意味着我们所有的现行所有的步兵团都将要进行彻底的改编,实行两栖装甲化,我们以往的摩托化编制将会彻底改变,包括专业也会有不少新的冲击,假如真的宣布选中我们……”



他没有把话往下说。



可是崔高义心里却明白,摩托化和装甲机械化是完全两回事,包括小到班大到团,甚至是师里,都会有极大的改编。



改编就意味着有大批的干部要离开任职的岗位,毕竟专业上不对口,需要大量补充装甲指挥专业的军官。



何况还有一个两栖化。



两栖?



在崔高义看来,这一向是海军陆战旅的范畴,怎么忽然产生了陆军编成內组织两个这样的部队?



但是无论如何,任何的军事改革都轮不到像他这样的校级军官去左右大局,能做的,只是服从。



“老崔,我的意思是,我们要为将来做好准备,例如你们直属队,如果进行两栖装甲化改变,意味着师直属队会有很大的改编,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军事骨干,年初你们招兵的时候,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崔高义说“那时候也没吹风说要搞什么两栖机械化。”



“还有一件事。”蔡文明说“新的兵役法已经提交人大了,如果年底通过,往后义务兵三年制就要变成两年制,上次去军里开会,军长已经说了,从今往后,军队不再是‘以义务兵’为主体,而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组成模式,这就意味着,我们部队将要出现大量的志愿兵,这一点,你们也要提早做好准备,那些是好苗子,又愿意留下的,就做计划,等新兵役法通过,也好有个应对。”



崔高义挠了挠头,今年底不光是1师本身面临着编制改革,还要面临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关健改革之年。



想想,也是真让人头疼啊。



但是改革也有不错的地方。



例如从前很多优秀的士兵提干提不了,考军校考不上,眼睁睁看着只能退伍。



现在好了,如果转士官制,这些优秀的老兵倒是可以留下来,转不转成志愿兵好了。



这样一来,还真的可以弥补骨感不足的问题。



他忽然明白,蔡文明为什么今天在车上跟他就这两个问题吹风。



响鼓不用重锤敲,话已至此,他崔高义自然是懂了。



“您就放心吧,我会提早做好准备工作的,保证平安过度。”



蔡文明点头道“嗯,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免得到时候临急抱佛脚,啥都做不好……”



忽然,他又问崔高义“今天那个兵,你觉得怎样?”



“怎样?”崔高义说“副师长,你怎么忽然关心起一个小兵来了?”



蔡文明说“那是个好兵啊。”



崔高义问“你想将他留在师部?”



蔡文明侧过脸,蹙着眉看着崔高义,说“我是管全师训练的,我只看训练,反倒是你,你看看今天,那些尖子里有多少个是你们教导队原生的士兵?”



所谓原生,就是指从新兵进部队就一直在一个单位成长起来的兵。



崔高义道“有很多啊,十三个。”



蔡文明又说“今年度的新兵,有几个?”



崔高义愣了,旋即苦笑起来“只有一个。”



“对了嘛!”蔡文明重新靠回座位上,说“明年如果改编,需要大量骨干,你教导队就算多几个转志愿兵的名额,又有几个愿意留下的?教导队是担负整个市直属队新兵培训和全师预提班长集训的重要单位,如果本身骨干队伍不够精干,能带出什么好兵来?”



崔高义笑了,说“好,我直到该怎么办了!”



正当蔡文明和崔高义在切诺基后排上一路交谈的时候,在教导队三区队里,庄严早已经被自己的战友们围得严严实实。



今年是值得高兴的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