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1章 宣布留队名单
“你怎么在这里?”



队部的门被退开,文书廖晃走进小会议室,看到徐兴国在扫地,立即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徐兴国。



其实,廖晃接下来的那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在这里不去收拾东西?



不过这句话到了嘴边,又生生被他咽回了肚子里去。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兵油子,又是个三中队的文书,廖晃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徐兴国并没有察觉到廖晃脸上细微的神色变化,说:“我上来打扫一下,今天早上去开毕业典礼,都没来得及扫地。”



廖晃的脸色渐渐变得僵硬起来,几秒钟后,他艰难地笑了笑,用一种尽量平和的口吻劝道:“不用了,又不脏,你该干嘛干嘛去,这里不用管了。”



徐兴国却执拗得很,摇头说:“我也没什么要干的,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过来这里扫地。”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似的,抬头又问:“文书,我听说要兵役改革了,三年制改两年制,你是第三年兵了,打算留还是走?”



廖晃没想到这时候的徐兴国倒是担心起自己来。



可自己却不能跟他说出实情,令他感觉心中充满了愧疚。



说实话,和徐兴国相处也有几个月了。



这小子是很勤快的一个人,如果硬要挑缺点,就是有时候毛躁了点,别的还真没啥可挑剔的。



军事好,人老实,又肯干。



不过,有些事,还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于是说道:“队长找我谈过了,也许我会留队。”



徐兴国说:“留下来好啊,据说留下来可以签志愿兵了,有工资拿的,比津贴多多了,何况这次改革估计很多老兵都要走,咱们教导队缺人呢。”



他的脸上溢满了兴奋。



在徐兴国看来,自己是赶上好时候了,兵役改革,意味着军队走向职业化,那么凭自己的实力,在部队干下去比从前要更有盼头。



廖晃又有了要让他回去收拾行李的冲动,可是还是忍住了。



他感觉自己没法继续在这里待下去,总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我先出去办点事。”



看了一眼徐兴国,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拿在手里转身离开,逃一样下了楼梯。



下了楼,廖晃看了看周围,到处都是即将离队的学员,三三两两坐在各处聊天。



各区队的排房里,学员们都在收拾自己的床铺和衣物,还有生活用品。



廖晃想了想,转身朝大队部方向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打开手里的那份文件。



上面几个清晰的黑体一号字——xx年教导队预提班长集训留队人员名单。



打开,里面第一页就是庄严的资料。



审批表格的最下方,教导大队党委意见一栏上盖着鲜红的章,直属队意见一栏,也盖了章。



“唉……”文书廖晃轻轻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今天,将是一个难过的日子。



……



晚饭的时候,中队按照管理在饭堂前集合。



中队长周湖平简短地交代了一番离队注意事项后,表情忽然变得凝重起来。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看了看下面的兵,然后摊开,大声地说道:“根据往年的惯例,我们教导队需要在今年度的预提班长集训学员中选出几名同志留队担任教练班长,经过中队支部研究,名单已经订好了,请念到名字的同志回去之后不需要整理自己的个人用品,你们不需要跟明天的车回自己的连队。”



下面早已经按捺不住了。



学员们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每年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微妙的环节。



宣布留队人员涉及了很多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和纠葛。



从教导大队成立那天起,这种事情就在不断地上演和继续。



对于连队来说,自己好不容易培养一个精兵送来教导队,到头来却留下为别人服务,等同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虽说革命同志之间必须无私,可单位和单位之间谁不愿意自己的连队多个骨干?



还有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



留队,意味着一个士兵的军旅生涯会因此而改变。



如同蝴蝶效应一样,这个兵未来就会被改变。



有人想留,有人想走。



怎么留?怎么走?



教导大队的大队长和中队长们每年都要面对这种类似于动员老兵留队超期服役似的艰难情况。



每年确定留队人员名单,教导队总得做贼似的偷偷摸摸,之前是严格保密的,就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