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6章 决定命运的三次投掷
黄昏将至,炙烤了一整天的训练场上冒着腾腾热气。



徐兴国握着手榴弹木柄的手心里微微有些出汗的感觉,他不得不将67式木柄手榴弹交到左手,把右手放在迷彩服上用力地蹭了蹭。



如果要拿到投弹项目的前三,他必须投出91米。



之前已经有三人投掷到了90米以上。



其中最低的一个是90.6米。



只要投到91米,他就能跻身前三。



手榴弹远投是一个很简单的项目,所以也是报名人数最多的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和射击类略微不同。



如果说射击类的科目是需要七分天赋三分努力,那么投弹就是需要七分努力三分天赋。



没有任何的诀窍,只有一句话多练、苦练、往死里练!



如同这次尖子比武,在之前的一个半月集训里,有人为了练习正确的投弹姿势,挥断了四条背包带,平均大约十天断一条。



每天尖子集训队要求自己投掷的教练弹至少达到500枚,将背包带绑在树干上练习挥臂转体动作至少两个小时。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按照每分钟你投掷一枚手榴弹的速度计算,每天就要至少在投掷场上不停投掷8个小时。



而作为报了两个项目的徐兴国来说,光是投弹每天就要占用10个小时,还要练习四百米障碍。



怎么安排时间?



白天不够用,那就加上晚上。



反正尖子集训队从来不反对你自己给自己加训,越多越好。



这本来就是一个训练尖子的地方,到这里来的人,训练成绩早已经抛离了普通的连队战士,他们需要做的是怎么想尽办法让自己成为整个集团军里最优秀的那一群人。



和新兵连、教导队不同,那些地方有班长督促着你,拿着皮带再身后追着你让你跑,让你练,以免将来发生战争的时候你到了战场上一枪没开就领了盒饭。



尖子队除了日常规定的时间表外,其余完全靠自觉。



也许有人问,会不会有人不自觉或者偷懒不想辛苦训练?



我艹!



你傻啊!?



来尖子集训队不努力不拼命,难道你来这里当卧底啊!?来度假啊!?



进入尖子集训队后的两个礼拜内,即便受过高强度训练的徐兴国,即便是这个在家就已经是体校生的猛人,手臂还是不可遏止地呼呼地肿了一圈。



那种久违的、在教导队里才试过的感觉终于回来了。



早上参加四百米障碍队的训练,早上参加投弹训练,中午练习两个小时的挥臂,下午投两个小时的弹,然后去跑一个小时的障碍,晚上继续背着沙袋和绑腿去冲山头练爆发力,回来上床熄灯之前再做500个俯卧撑加强臂力。



没人比他自己更明白自己付出了多少汗水。



拿着手榴弹,徐兴国深深吸了口气,朝着投掷线猛冲出去,目光盯着远处



远方的扇形投弹区旁站着一个手里拿着小红旗的报弹员。



他所站的位置刚好是80米,超过他,就超过80米。



只要弹体落地,报弹员小红旗举起,就正名投弹有效。



投掷线前三米,徐兴国开始向后引弹、侧身、拧腰、送胯、转体挥臂、扣腕……



手榴弹脱手的一刻,他甚至能听到手榴弹在空中旋转划破空气的嗖嗖声。



远处的庄严和严肃还有张圯怡,目光齐刷刷落在了空中那颗小黑点上。



一道漂亮的弧线划过天空,在已经有些发黄的阳光中,黝黑的生铁弹体由于旋转速度太快,变成了一团黑色的暗影。



飞行了片刻,手榴弹越过了报弹员的头顶,远远落在了有效投掷区的石灰线内。



投掷场早上已经画好了线,最高是一百米,每隔半米一个刻度。



报弹员跑到弹着点处,仔细查看了落点。



然后站起来,红旗举起。



“有效!87.4米!”



“妈的!”



徐兴国右拳狠狠砸在了左手掌上。



87.4米,距离最低进入前三的91米还相差三米多的距离。



仅仅是3.6米而已!



加油!加油!



他在心中不断为自己鼓劲。



不就是3.6米吗?



红军前辈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我就差这3.6米,算啥!?



拿着第二颗手榴弹,他稳了稳自己的情绪。



91米!



只要91米!



自己就能进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