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良不高兴了,“早就跟你说过,不要管东管西管天管地,你还只是一个普通人,过好自己家里的事情就好了,这个沙子,又不是谁的,谁都可以踩吧,老百姓要做房子,需要一点沙子,就地取材也没什么,没有了就没有了,要他干啥子,村里面这么多人,没有活干,有份稳定工作就很好了,回家吃饭啊,从小到大,你就没有个定性,要是有能耐,就要摆脱土里刨食的命运,就要出农村,逃离农村,成为城里人,那才是真的争气了,才是真的有本事。”
叶俊良和叶冬青,又想到了他们第1次冲突。
“爸,我想报农校,我喜欢农业,我喜欢农业种植,从三年级开始,我就一直坚持不断的种树,不是,因为想种田,就是因为喜欢,我觉得农业大有可为,做个农业技术人员,每天种种树,每年期待自己的收获,都会很不错,我是发自真诚的热爱以及喜欢农业种植,我想像农业技术人员一样,从事这一行。”叶冬青高考结束,他的成绩还好,足够报一个还可以的二本,他也没有别的要求,向一本和重点他自己知道,从小就是英语拖了他的后腿,他不可能在英语上弯道超车,即使英语不足60,能上个二本,她已经很心满意足了,现在的问题是他想要有一个还适合的专业。
“读什么农业?报什么农校,没前途的,只有坐办公室的,那才是正经职业,咱们家里面没人,能去做老师,做医生,就是你最好的前途,其他的都不允许吧,就允许这两个,我看了,咱们省里的师大,现在也在招人,你不是历史也很好吗?你就报个历史老师,以后分配了,在城里面做历史老师,也是衣食无忧,一辈子能这样也很不错了,像咱们村里的王老师,那也是人物,人家为啥呢?大家尊敬他,就因为他读到了书,有本事有能耐,你看看村里面搞拆迁的时候,王老师拿着尺子,一寸一寸的量,还把政策一句一句的解读,最后多分了十几个平方的拆迁地,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你以后能像他那样,我就很满意了,其他的你想都不要想。”叶俊良没好气的对叶冬青讲,窗外的竹子还在嗦嗦作响,叶冬青却没有勇气,对叶俊良,提出反对意见,那个时候就是听话,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是现在,叶冬青一定会拒理力争,他的人生他一定会自己把握,可是那一天,叶冬青,在竹子树下站了好久,晚上还特地搬到了2楼楼顶上去住,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专业改过来。
不过也是为了恶心他,最后他报了一个医学院,在医学院里面学了环保类的检测专业。
“以后没有技术,当农民都没有人要。”叶冬青仿佛又回到了当时,对自己讲的,他还是用这句话,回应着叶俊良。他一直想对父亲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事情,以前的老经验是没办法来走现代的新路子,以前的经验落伍了,就要看现在。
叶冬青,回去的路上,才发现事情不妙,整个杨梅村,有200多户人家,却家家盖起了小楼房,在村中,村头村尾,三个地方,至少有四五个麻将馆开着,很多的人都在家里面打麻将,他们好像没有工作一样,在桌子上补钱是他们的日常,其他的反倒不重要了。
“回来了就去吃饭,没什么事情,就不要了,乱走,晚上也没什么地方去,这里不比城里,一会儿啊,我要出去打牌,得赶紧吃一下饭,吃完了我洗一下碗。”叶俊良讲着,因为叶冬青,从来不打麻将,所以家里面并没有麻将桌,叶俊良其实很后悔,如果家里有个麻将桌,多几张,就可以在家里面摆摊子,收桌子钱,别小看这桌子前一天,也有好几百,一场麻将收50块钱,一天可以收三次,就是150块钱,这还仅仅只是一张麻将桌。
叶冬青走过去,给自己盛饭,家里面没有规矩,要给父母盛饭,也没有说要等到来一起吃饭。
“为什么今年在家里打麻将的人这么多,平时都没怎么见呢,难道大家都不需要去工作了吗?”叶冬青扒着饭着叶俊良。
“工作什么?今年行情这么不好,还能怎么滴?说打工进厂啊,现在的工厂都不行,就你二婶子那个手套厂,一开始在城北,后来搬到了城中,现在又在城西,这订单是有一单没一单,今年就开工了两三个月,这都已经8月份了,这个工厂啊,我看他也撑不下去的,咱们村里的那些人呢,除了在家里**还能去哪里。”月经量也是有气,他已经找工作一个多月了,却连工作的影子都没有,很多地方,他都去了,他已经不再把工作的范围局限在市里面了,现在就是外地,有机会他都愿意去,他也去过北上广一次了,没想到那里的老板更挑剔,知道他50多了,就讲身体不好,工厂不要人,倒是有建筑工地愿意推荐他去,可是他自己在工厂里干久了,又做不了那活,觉得累觉得辛苦,怕自己的身体吃不消,怪不得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了,真的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叶俊良才发现,自己是真的老了,真的是半个城里人了,再回到生产一线的时候已经受不住那份辛苦了。
“不要火气那么大,那都是人家的事情,村里面本来在外面做的,也没多少技术含量,就说那个手套厂,那都是水煮的牛皮,或者是人造革,人造纤维本身污染就有,关了或者没有订单了也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多学点技术也可以,有一门手艺不吃亏,您不也常教导我吗?无论在任何时候,厨师和裁缝都是饿不死的,现在就是工地上的小工,一天也是200块钱,要是电工,水电工,大工,都有四五百块钱一天,贴瓷砖的,十几天一套房子,一套房子都六七千块钱的瓷砖费,他们不要赚钱了,咱们多学门技术,总可以开始了就不算晚,明天开始,再早也是迟,今天就做在迟也是早。”叶冬青本来还想讲的再重一点,他后来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是50多岁的人了,现在让他在学什么东西,他已经没有那个心了,他总是推脱,自己年纪大了学不进了,他对新事物已经没有了勇气,他也能理解,自己过了30以后,已经很少再学东西了,我们总是特别的势力,有用的东西就特别上心,会努力去学,没有用的东西总是抛诸脑后,没有兴趣一直坚持下去,欠一个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