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庄跟河庄没有太多的差距,甚至在田地上分的比你们河庄还要多!而且都是些比较肥沃的水浇地,可是到头来,改革开放三四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规规矩矩地留守在自己的责任田上,过着温饱生活,乡村面貌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有些破败不堪!而一路之隔的河庄,却是工厂林立,公司遍布,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修建又平又直,完全已经城市化了!哎,人比人气死人呀!发展不发展,关键在人不在物呀!”杭生民感慨道。
“这里面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们两个村子,一路之隔,历史上也曾有过互帮互助的美好传统。也曾有过不少温馨的回忆!无奈就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琐事羁绊了我们两个村子的关系正常化,让大家心存芥蒂!说句实心话,我俩当时稍稍引导些,谦让些,相互理解包涵些,这事儿也许早就过去了!不至于压到心里几十年,阻碍了两个村子几十年的发展!可能是我们那时年轻气盛吧,也可能是我们那时候工作繁忙吧,总之,是没有顾得上做好这件事儿!”白天雷自我检讨道。
“这事儿,我的责任更大一些!我太要脸面了,要是搁在今天,这脸面早就让年轻人抹下丢进裤兜了!何至于如此!历史上,也是你们河庄帮助我们杭庄的多,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我们杭庄人没少钻进你们的护村墙里!灾荒年间,我们也没少得到你们的救济!可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子的小事儿,我竟然忘记了河庄人的大恩大德,竟然发动杭庄人故意跟河庄搞对抗!实在是自讨苦吃!白白耽搁了杭庄几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杭生民终于自降身段,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算了,都是已经过去的往事了,还是不要提及的好!俗话说,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只要现在我们携手并进,把两个村子的关系搞好,促进两个村子的融合发展,也不算晚!你刚才提及的优惠措施,我会认真考虑,当时设定了三个月的期限,目的就是防止一下子涌入河庄的外来人口太多,加重了河庄的财政负担。从那以后,我们的准迁政策就会日趋成熟化常态化,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