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096章:反复斟酌慎结论
第0096章:反复斟酌慎结论



也不知道这样坐了多久!反正汗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衬衣,南窗的阳光已经倾斜着从西南方向射进来,刚好落在那盆君子兰上,墨绿的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斑斑光泽,有些已经反射到了他们俩的眼睛里。



也许,正是这些悄然行走的阳光,提醒了古老师,这才让旁若无人的他,从沉思中苏醒了过来。他紧蹙的眉头逐渐舒展,依然是不紧不慢地说话了,“白支书,刚才你说的情况,我理解了。你们目前面临的困境就是,古村落的保护修缮与新老村的实际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当前很热的话题。也就是古城的历史遗存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之间如何做到和谐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你们河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就是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会遇到!



“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人,完全不像这样认真负责,完全是大拆大建地搞千城一面的高大上现代工程,完全不去考虑城市的今生与前世!这样,用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所谓的高楼大厦,其实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或者说,它们仅仅就是一座或大或小的聚落,只是供人居住的居所,没有其他的含义。



“我认为,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能完全一刀切,完全推倒重建。应该体现历史传承性!让我们的后人明白,我们这个城市是从哪里来的,过去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才是我们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至于你刚才所说的河庄老村的古村落保护性重建问题,以及新村和老村的生产生活联系问题,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从古村落的保护性重建上来说,应该将村子中具有历史价值的代表性建筑例如名人故居和历史遗存给保护起来,进行修缮或者重建,恢复它应有的历史风貌。其他的建筑物,可以适当的放宽,只要大体上附和当时的历史风貌和当地的建筑风貌就行了!不必要所有东西都面面俱到,一切如故!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则性问题,就是修旧如旧,尊重历史,以及整体和谐不显得突兀,而影响了整体观感。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可以适当地考虑照顾实际生活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诉求。你比如说,你刚才提到的新村和老村的交通问题。”



白天雷听到这里,突然插了一句,“古老师,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们河庄村可以将村后的护村墙扒开一个缺口,在护村河上架设一座桥梁,然后从村后修一条道路过去,连接新老村,来方便村民的生活。”



“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我的意思,不全是这样!我是想说,你们新老村的格局已经形成,而新老村的联系也的确是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兼顾古村落保护和实际生活需求我们可以,在恢复重建护村墙的时候,从河庄的村南大道上,从村中央的丁字口处,一路向北打通一条路,然后在护村墙下设置一个通道,在北护村河上架设一座桥梁,来方便村南和村北的联系。”古老师赶紧解释道。



“你是说,我们可以在北护村墙的下方,重新设置一个村门楼。来方便村南村北的联系。是这样吗?”白天雷紧接着问道。



“不是增设新的村门楼,而是在不影响护村墙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留下一个通道。我认为,这个通道,应该适当地宽阔些,高度上也要足够的高,可以在城墙基地高度的基础上,留下所有的高度。为以后的河庄发展预留足够空间。不能等到将来影响生产生活了,又来跑来改建。这样就劳民伤财了,必须一步到位!”古老师补充说明道。



白天雷略作思考,再次问道,“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是北护村墙下的通道修的又高又宽,那么,相应的护村河上是不是在修桥的时候,也要修建的一样宽大才行!?”



“那是自然的!这都要为今后的河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古老师确认道。



“这么说,今后我们河庄的村门楼格局就要有变化了!解放前的河庄护村墙,一共是三个村门楼,北侧是直通型城墙,没有任何缺口。村西村东和村南各有一个村门楼,而西边的村门楼是最为高大的!其次是村南门楼,最小的是村东门楼。如果我们要是将村北的通道和桥梁拓展后,那么就势必也要将村南的门楼修建的高大雄伟,这就必然会盖过村西的门楼气势!改变了历史原貌。”白天雷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嗯,这的确是个问题!”古老师眉头再一次紧蹙了起来。而后,喃喃自语道,“还有你们河庄的东西大道,我觉得,也要做出调整。”



古老师刚说完,不多久,立刻又自我否定道,“不行,不行,不行!这样一改,整个就乱套了!改动太大,完全不符合历史原貌!过去的古城城门也不超过十米宽,如果你们河庄的村门楼修建的特别宽阔高大的话,就完全有悖于常理。必须按照原有的尺寸来。虽然看起来不够雄伟高大,但是,它比较符合历史事实。这就是所有文物古迹修复的时候,必须遵循的原则----修旧如旧!否则,就是任意拔高,就是假历史,伪文物!”



“好,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整个河庄的护村墙和护村河以及村门楼都要按照原有的尺寸来恢复重建,只有村北的护村墙下方预留一个通道,架设一座桥梁,以此来方便村南村北的联系。是这样吧,古老师?”白天雷再次征询道。



“对!就是这样!就连村北的预留通道和桥梁也不要修建的太过于高大宽阔,这样就有些夸张和张扬了!要让它与村南的门楼一样的宽度和高度,这样才比较和谐统一,不显得突兀。”古老师认真地说道。



“那这样好了,古老师,不如,你帮助我们河庄村做一个整体上的城镇规划,这样通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