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25章 官不聊生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位于邺城漳河边的造纸作坊,日夜不停的造纸。



高伯逸花了血本,破天荒的对作坊的纸农们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坐牢”的重奖重罚制度,让竹纸的产量殊为可观。



而邺北城的修武坊,已经被高洋专门调拨给高伯逸作为作坊场地,负责办理“新式军械”,嗯,暂时也就是纸甲。



高伯逸命人采用流水线作业,工序分明,不同工序的人在不同的房间里劳作,彼此间不得串门,吃住都要在修武坊。



并且颁布了“一人出逃,集体斩首”的连坐制度,让工匠们互相监督。除此以外,依旧是给予平日里三倍以上的酬劳。



这些人除了临时招募打下手的以外,其他的老师傅,都是出自高澄的府邸,其中高长恭穿针引线办理了户籍转移。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高长恭这么配合,高伯逸也是付出了代价的。



所谓的代价,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让高长恭担任禁军都督,能独自统领一军。



这天,高伯逸在秦方太的陪同下,来到修武坊,考察已经造好的第一批纸甲质量如何。



“大都督,做纸甲的第一步,就是将纸叠在一起,剪成巴掌大小的方块,浸水,一层层的叠上去,叠到寸厚。晒到半干,然后用木槌夯实。”



秦方太将一片巴掌大小的纸甲递给高伯逸,继续说道:“等纸自然风干后,用铁钉将其四个角钉住,这就是一片纸甲了。



做成披挂的甲也很简单,拿绳子穿起来即可,款式,层次都可以调节,甚至可以作为马铠的披挂,实在是大妙。”



纸甲除了材料易得,造价低廉这个好处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大量标准化生产,原材料便于民间采购!无须当做军械单独采购。



这样能减少很多采购成本,并在精锐士卒里面广泛铺开装备,形成一支精干好用的生力军。



以后这种纸甲,一片片的按标准木箱装好储存,临战前再串起来就好了,也便于保存和维护。



唯一的缺点就是,耐久度不行,一次大战之后,不少甲片都需要替换,很考验后勤能力。不过这些和纸甲的优点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



要知道,这种“不上台面”的盔甲,生命力可是比铁甲还要旺盛,到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时期,都还有使用的记录。



当然,在热兵器面前,和铁甲一样,纸甲也是无用的,毕竟,它不是防弹衣。



两人来到大厅里,这里挂着十几套纸甲,套在稻草人身上,如果不看纸甲白里泛黄的丑陋卖相,倒是有几分彪悍。



“大都督!”



负责看守修武坊的李达,给高伯逸拱手行礼。他们这支百保鲜卑“淘汰”出来的队伍,被高伯逸选中,率先装备纸甲。



“最近都辛苦了,找五个兄弟,穿上纸甲,真刀真枪的试一下吧。”



高伯逸淡然说道,上位者气息展露无遗。



李达微微点头,事关人命的东西,自然是马虎不得。



“五人披纸甲,五人披胯裆铠对战,点到即止。”



秦方太大声喊道。



李达招呼了一声,麾下十人很快在同伴的帮助下披好各自的盔甲。



“步战开始!”



两边一边各五人,拿着横刀就冲向了对方。



横刀的普通劈砍,无法穿透胯裆铠的防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横刀居然也无法将纸甲砍成两段,只能在上面留下一道痕迹。



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虽然这个结果秦方太在昨日就已经知道,但今天看到猛士真正厮杀,才深感震撼。



“停!”



你来我往的斗了十几个回合,李达麾下那些人听到命令后都意犹未尽的停手放下刀。



“这甲如何?”



高伯逸走到一个披纸甲的人身边问道。



“回大都督,此甲十分轻便,用起来很趁手。而且抵御刀剑不逊胯裆铠,末将觉得相当不错。”



听他说完,其他人都是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好东西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在事关自己福利乃至性命的事情上,这些人不会有任何隐瞒和侥幸。



“按现在的进度,制作五百套,装备一军,此事非同小可,我等你好消息。”



高伯逸拍了拍秦方太的肩膀,转身离去。



不错,他已经有了一张拿得出手的好牌。等关键的时候打出来,能起到奇效。



……



然而,当高伯逸踌躇满志想要做一番大事的时候,邺城里出现了自北齐开国,甚至可以追溯到东魏建立后都没有出现的奇怪现象。



官不聊生!



没看错,不是民不聊生,而是官员们都要活不下去了!



这些官老爷们养尊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