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娘,管着两个孩子。这位老太太,闭眼假寐不说话。而身边的杨约,则是端坐着,如同石像一般,定力十足。
“太后,陛下来请安来了。”
犊车外面传来一个宫女的声音。
娄昭君睁开有点浑浊的眼睛,对杨约说道:“去跟陛下说,哀家乏了,让他自己忙自己的去吧。对了,这是到哪里了?”
“回太后,快到枋城了。”
枋城原名枋头,始得名于汉末。
《水经注·淇水》曰:“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
现在当地有个枋头村,地处枋堰东头,因名枋头。
当地人曾在淇河干涸时,于河底见到过枋堰基础,巨大长方形青石垒砌,有榫头连接,非常坚固。
以前的枋头,其实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落,三国时期才在史书上惊鸿一瞥。
到东晋后赵时期,因氐族首领、龙骧将军蒲洪的驻守而名声大振,频见史册。
先是蒲洪以枋头为根据地、大本营,筑城兴建。后蒲洪在枋城建国称王,兴建宫室,枋城实际成为国都。
虽然不到一年,前秦便移师关中,建都长安,但枋头城却从此成为军事重镇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前秦苻坚破邺灭燕,还军长安时路经枋头城,宴请父老,于枋头城建立永昌县,后改名昌水县。
东魏时,汲郡治所从卫县迁到枋头城。也就是大军现在行进到的地方。
到了枋头,陆路基本上走完了,剩下的就是一路走水到齐州(济南)了。大军肯定会在枋头驻扎一两天,准备一下行军的船只及所需的必要物品。
“罢了,你去吧。可以暗示一下,哀家谁也不想见,让陛下不要再来了。”
娄昭君有些厌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