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6章 高伯逸的三支箭
“襄阳王,你真是朕的股肱之臣啊!”



高洋兴奋的拍着高伯逸的肩膀,亲自把他送到宫门外,亲热的问道:“怎么样,婚礼都筹备好了么,朕可是打算去喝你的喜酒呢!”



“一切准备妥当,请陛下放心。”



高伯逸矜持的拱手,暗示高洋不需要继续送了。



“那行,朕就等你的喜帖了。”



看着高伯逸坐上犊车离去,高洋叉着腰,感慨的自言自语道:“朕的这个姐姐,这次真是用在好地方了。



高伯逸,国之柱石啊,不掌握在朕手里,怎能让朕放心呢。”



高洋为什么会如此感慨呢,因为就在刚才,高伯逸给他出了个不耗费一兵一卒,只需要在邺城郊外演练一番,就能吓退西魏兵马的好主意。



具体说来就是:流言退敌!



在长安散播谣言即可让西魏退兵。



当然,谣言不能瞎说,必须有的放矢,说到敌人心坎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高伯逸的谣言有三条,每一条都像是一支利箭,直指西魏要害。



他射出的第一支箭就是烘托起北周代魏的声势!



宇文泰身死,刚刚发丧,正是人心紊乱的时候。这时候长安城里如果传来谣言,说宇文护打算废掉西魏吉祥物皇帝,也就是西魏恭帝拓跋廓。



让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上位称帝,建立周国,宇文护为宰辅,同时屠尽元氏满门!



会怎么样?



恐怕至少会让宇文家的人手忙脚乱一阵。



真真假假,甚至九真一假的谎言最能迷惑人。



宇文护是不是要废掉西魏恭帝拓跋廓呢?



是的。



是不是要建立北周呢?



也是的。



宇文觉是不是要上位呢?



还是对的。



然而废魏建周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在大败北齐以后!



而且也没有打算屠尽元氏满门。



但是在这个时候,此等谣言很敏感啊,真真假假,难道元氏的人不会多想么?元氏族人在长安多少还是有点势力的,至少比北齐大多了。



若是这些人闹腾一下,宇文护估计会很难受吧,还能继续在河阳三镇用兵么?家中失火怎么办?



如果说这个只是开胃菜的话,那么下一个就是让宇文护和八柱国吃不了兜着走的主菜了。



高伯逸的第二支箭,就是将很快就会发生的事情提前通告出来,引爆西魏最大的雷区,而且还不是一个雷!



就说宇文护将会废除八柱国制度,将柱国改为国公!同时改组府兵,使得每个国公的兵权都会下放,并且呈现扁平化。



换言之,十二大将军的军权不会改变,但八个国公(到时候未必有八个),权力会渐渐虚无,国公也会渐渐变成虚职。



此乃瞒天过海之策!



提前将宇文护(或者说宇文泰未死前的交待)的谋算爆出来,想来西魏那边应该会很热闹才对。



就算杨忠攻占了河阳三城,独孤信呢?他会怎么想?他会不会保存实力呢?万一所谓的“谣言”是真的呢!



其他柱国会怎么想呢?



军心动摇之下,北中城还守得住?只怕精通兵法的杨忠得到消息就会悄然撤军的。



至于高伯逸的第三支箭,则是针对宇文护而来的。



谣言直指宇文护会变成权臣中的权臣,屠龙勇士中的屠龙勇士。不仅会杀掉拓跋廓,还会大权在握,杀掉宇文泰留下的所有子嗣,自己称帝。



这些谣言,多半是真的,但也有私货,还有部分事实被隐瞒的情况,真真假假让人迷惑。



从前线传来的情况看,这次北中城失守,很像是韦孝宽的手笔。高伯逸在收集了韦孝宽的情报后,发现类似的战例居然大大小小有十多次!



特殊战线的战斗,就应该用特殊的方式去回敬对手才对,所以高伯逸才建议高洋不要出兵洛阳。



因为河阳三城不会那么快就全部失陷,王峻在洛阳的“地沟”也不是白挖的,何不信任他一次呢?



只要谣言的风在长安吹起来,很快就能见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比段韶傻乎乎带着兵马去增援洛阳要强多了。



所以高洋听谁的,不听谁的,不是摆在眼前的事情么?



……



回到府邸已经是半夜,高伯逸在书房里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杨约,还有祖珽。



这半年杨约不知道是不是营养很好,被养得白白的,还有点微胖。原先身上的那股锐气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如果真要形容一下的话,那就是“人畜无害”!



小小年纪,身上就有些“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