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5章:林相辞官!江州腥风血雨!
最近这段时间内,万允皇帝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尽管已经有了半年的缓冲期,而且他也已经用尽了手段,把所有不听话的名士召集入京修《炎史》,让月旦评组织全部闭门思过,让黑冰台监控天下。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只要是秀才以上功名,甚至连秀才功名都没有但是哪怕有一点点影响力的读书人,都已经被当地官府约谈过了。



当然这种约谈是很温和的,甚至是以官府送温暖的名义进行的。



给每一个读书人都送了礼物,然后举一些比较吓人的例子,比如某个行省某个县的某个秀才不听话,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结果被剥夺了所有功名,而且终身不得参加科举,流放三千里。那个惨啊,刚刚成婚不到三天的妻子就和离了,转身就和别人好了。



还有某个举人,因为信口雌黄,结果被剥夺了功名,杖责五十,回家吐血几天几夜,然后惨死了,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八十老母。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基本上帝国境内局势可控了。



所以大赢帝国昭告天下,正是占领无主之地后,虽然会有动荡,但应该不至于有大动荡。



推出敖心一个人顶罪也差不多了。



皇帝脑内经常回想起敖心说的那些话,这一场战败根本没有人犯什么大的错误,胜败本来就充满了偶然性,为何一定要有人承担责任呢?实事求是不行吗?



听到这些话皇帝真的很无奈,你敖心真是太幼稚天真了。



你看得透彻,但是天下臣民看得透彻吗?天下民众看得透彻吗?



只要是输了,就一定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的。



有些脑残还暗中讽刺,说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皇帝就应该光明磊落,功过任由评说。



说这些话的人绝对是脑残,民众的思维是飘忽不定的,有人往哪里引导,他们就往哪里偏。



舆论这个口,你不如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一旦被敌人占领,你想要再拿回来就难了。



这种监控天下的局面,再维持半年时间就差不多了,趁着这个时间对军中进行大换血,把大量尸位素餐的高官换下来,让一大波像莫逢春这样出身卑微的武进士替补上去。



这群人被压制的太久了,一旦提拔了他们,会愿意为皇室效死的。



有人暗中笑话他万允皇帝,说他怕被别人说。



真是笑话啊,如果没有太上皇在,他完全就不在乎下面人说什么,反正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皇位。



但头上有一个太上皇就完全航地一样了。就算太上皇从来不露面,彻底放权了,但他一眼就可以动摇万允皇帝的皇位,所以万允这个皇位永远就营养不良的。



一个连皇位都缺乏安全感的皇帝,当然要监控天下。



目前看来局面还不错,整个帝国大致很平静,也没有什么突兀的声音出现。



什么让皇帝下罪己诏啊,皇帝承担战败责任之类的公开言论,都没有出现过。



半年时间,只要熬过这半年时间,这个风波就渐渐平息了,毕竟民众是健忘的。



而皇帝最在乎的只有四个地方,北方的金州,京城,江州,南州。



南州是什么地方?



它算是帝国的第四个核心大城市,在南蛮大地的中心。



南周帝国用了几十年,打下了南蛮一百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划为了五个行省。



南州不但是大南行省的首府,还是南蛮五个行省的统治中心。



曾经的征南大都督府,大都护府都在南州城,它曾经也是敖心的大本营,算是他最辉煌的地方。



为了治理南蛮境,天衍皇帝陆陆续续从帝国移民了二百多万人,经过几十年的繁衍,整个南境已经超过了八百万。



而这个南州城人口超过六十万,虽然比不上江州和金州,但是在南蛮大地这已经是超级大城了。



这四个核心城市,基本上就算是整个南周帝国的重要命脉了。



而他最放心的就是江州和京城了。京城有万允皇帝自己坐镇,当然不会出现问题,江州那边算是林弓的地盘。



林弓这个人的能力完全不需多言了,天下一等一的人物,江州很多官员都是他林弓的门生,总督王其昌又是他万允皇帝曾经的太子舍人,更加没有问题了。



所以江州完全可控。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太监侯正冲了进来,直接跪在地上。



他浑身颤抖,但是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道:“陛下,江州八百里急报,总督王其昌密奏黑冰台提督余同密奏。”



皇帝面孔微微抽了一下。



八百里加急?肯定是出事了,肯定是出事了。



万允皇帝犹豫了半秒钟,先拿起了黑冰台余同的密奏,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他最信赖的还是黑冰台。



快速看完之后,万允皇帝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瞬间就白了。



但是他没有发怒,而是拿起了另外一份密奏,总督王其昌的。



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就是角度不一样。



太守尉迟端之子尉迟彦,当众大放厥词,说他万允皇帝昏庸无能才导致国战大败,想要拯救大周,必须还政太上皇。



月旦评名士徐福的子侄,还有嫡系弟子,散发无数传单,讨伐万允皇帝。



宣称他囚禁了太上皇,每日折磨太上皇,并且玷污太上皇的嫔妃,所以号召天下义士,集结大军进京讨伐万允皇帝,拯救太上皇。



看完之后,万允皇帝整个身体都彻底僵硬住了,足足好一会儿仿佛被魇住了一般,无法动弹。



他担心的局面没有发生,没有人让他万允皇帝下罪己诏。



但是,发生的局面比最担心的还要可怕一百倍,劲爆一百倍。



尤其徐福的讨伐檄文,恶毒之极。



很显然,这个谣言很快就会传遍天下,而且无数人津津乐道。



天下人就真的会相信,他万允皇帝囚禁了太上皇,并且每天折磨残害他。



否则,太上皇怎么不露面啊?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为了证明他万允皇帝没有囚禁太上皇,没有残害太上皇,让太上皇老人家和群臣见面吗?



表面上看则好像是对的。



但实际上,这样做才是真正的祸根。



太上皇一直都不露面,把所有的权柄都交给了他万允皇帝。如果这个时候太上皇露面,那证明了什么?



证明万允皇帝撑不住了,他不行了,所以需要太上皇来收拾局面了。



这样对万允皇帝的威信和权威是更加致命的打击。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万允皇帝发出了一阵阵尖笑。



他还从来没有发出这种声音,如同夜枭一般尖锐。他是前所未有的暴怒,震骇!



周围所有的太监,所有的宫女,全部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这是最危险的时刻,龙颜大怒了。



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的。



这个时候,大太监侯正本来应该跪在地上,五体投地的。



但是他没有,他依旧弯腰站着,甚至都没有跪下,冷静道:“陛下,这还有一本,金州来的,宁北总督送来的。”



万允皇帝尖笑道:“还有什么坏消息,一并来吧,一并来吧。江州出事,金州也要出事,要出什么大事啊?有人造反?有人要进京勤皇了?”



拿过金州送来的密奏,万允皇帝先是一愕。



有人秘密策反金州卫统领李文阀,并且给他伪造了枢密院的军令,让李文阀包围总督府,刺杀总督,兵变谋反,而且还是要以敖心的名义谋反兵变。



结果关键时刻,金州卫的一名千户率众击杀了李文阀,力挽狂澜,挽救了宁北都督,并且控制住了军队,局面没有进一步恶化。



看完这个密报之后,万允皇帝后背一阵阵冰凉,不知不觉竟然冒出了这一身的冷汗。



差一点点啊!



江州这边失控也仅仅只是舆论而已,而金州那边一旦失控,那就危险了。



金州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