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零五章 适逢其时
方不为暗暗的吐了一口气。



该说的道理,自己昨天都已经说过了,甚至还给陈浩秋暗示过,如果让自己碰到和贩毒有关的任何事情,不管是谁,肯定会一查到底。



陈浩秋肯定会想,为什么马春风做的时候,自己不去查?轮到他的时候,自己却死咬着不放?



他也肯定会认为自己是欺软怕硬,沽名钓誉。



所以陈浩秋才索性绕过自己,找了个让他觉的更有份量的赵世锐进来。



赵世锐的级别和马春风差不多,陈浩秋肯定在想,看你怎么查?



自己和陈浩秋有私谊不假,但关系再好,也不可能让自己突破底线。



陈浩秋真要执迷不悟,也不能怪自己不讲情谊了。



自己再蠢,也不会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之前没查,一是顾不上,二是没有合适的时机。



方不为不但想扫了南京的烟土市场,更想着连上海的那两家制毒工厂也一起端了。



听起来好像不可能,但也并非没有一丁点的机会。



方不为甚至有了大概的计划。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来。



事情如果真如自己所猜想的那般,可钻的空子就大去了。



首先要确定,陈浩秋的货源渠道,是不是就是蓝衣社所控制的另外一家制毒厂?



方不为觉的八九不离十。



除了蓝衣社,方不为想不出陈浩秋还能从哪里进货。



只要确定陈浩秋的背后是蓝衣社,剩下的计划,并非没办法实现。



民国时期,各地烟土泛滥,也让中央政府看到了商机。



缉私部门从各地收缴烟土之后,会秘密押送到上海。或是再售售,或是送入工厂提炼,



这便是上海两家制毒工厂的由来。



孔部长和杜老板这一家,烟土来源是由交通部,铁路部,船运司等部门的缉私队,查缴而来的。



蓝衣社更直接。



一部分是直接查抄各地地方军私下贩卖的烟土,更有一部分,是直接从英国人那里买来的。



说直白一点,两家都是奉旨办差。



但真要因为抢夺市场而出现纷争,肯定不会有人出面调停。



孔部长再蠢,也不可能落人口实,替人背这么大一口黑锅。



方不为猜想,既便势弱,但真要被人断了财路,青帮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前世的时候,就是因为两帮火拼,委员长暗中用制毒贩毒来筹集军费的事情才被爆出去。



方不为依稀记得,应该是在抗战前不久发生的。



当时青帮毒厂的背后,除了孔部长之外,还有时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的吴铁成。



无意间,青帮得知竟然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制毒贩毒,便想着黑吃黑。但干了几次都干不过,便多了个心眼,报给了吴铁成。



吴铁成一怒之下,未经调查,便派兵把制毒工厂给抄了。



事后得知背后是蓝衣社之后,不但返还了所有的设备和烟土,吴铁成还亲自出面,摆酒赔罪。



邓有仪表面答应不会追究,但没过三天,便派人将青帮的毒厂扫了个一干二净。



吴铁成找到了孔部长,但孔部长一听原委,便躲的找不到了人。无奈之下,吴铁成找到了委员长那里。



一方是帮派份子,一方则全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太保,委员长考虑都没考虑,便责令吴铁成,严力缉查上海的烟土。



当时在上海,贩卖烟土的不但有青帮,还有日本人,而且大部分的烟馆也在租界,缉查自然只是一句空话。



委员长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力挺邓有仪的。



至此,青帮的制毒工厂算是开不下去了。



杜老板和黄金荣都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想着息事宁人,忍一口气下来。



但张笑林却看不清形势,非要出一口恶气,私底下把这件事捅到了报纸上,最后闹的委员长和国民政府颜面大失。



幸亏没过几月,抗战便全面爆发,民众的注意力才被转移。



委员长恨死了张笑林,张笑林也知自己难逃一劫,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投靠了日本人。



有没有可能让两家的火拼提前发生?



方不为暗暗的盘算了一番,觉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不管是孔部长,还是青帮,都如上一世一般,不知道是蓝衣社抢了他们的生意。



现在猛然间被人断了一条财路,青帮肯定忍不下这口气来,至少也要查清楚,和他们对着干的是什么人。



现在是民国,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自己可用的手段不要太多……



方不为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