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一六四章 适得其反
会议结束后,岩井英一单独留下袁殊,详细交待了一番后,才回了领事馆。



袁殊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气的眼睛里直冒火:这是哪个王八蛋干的,连声招呼都不打?



以往军统除奸,有名有姓的日军高官和汉奸,都是需要马春风亲自授权才能行动的。



而马春风授权之前,基本上都会征询袁殊的意见。



能不能杀,怎么杀,如何才能将震慑效果扩大到最大,如何善后……



但这一次却例外了?



卢英自然该死,但却不能死在法租界,更不能死在黄金荣的产业里。



这正好给了日本人插手法租界警权的理由,还好死不死的,让日本人有了逼迫黄金荣就范的借口。



真特么的蠢到家了……



袁殊恨不得把杀了卢英的这个人的皮给扒了。



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如何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琢磨了好久,袁殊还是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赤木亲之提的这个软刀子割肉的方法,不可谓不狠。



天时地理人和,全让日本人给占了,日本人进入法租界,主导此次调查,已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自赤木亲之担任了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长一职后,中共,中统,以及军统潜伏在上海的地下特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藏在法租界。



有了调查权,如赤木亲之这样的反谍高手,七十六号这样的汉奸反谍机构,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法租界搜捕。



里面的同志可就危险了。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向上面汇报了。



他要通知的,除了中共,还有军统。



通过安全渠道通知,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利用特殊渠道。



袁殊咬了咬牙,戴上礼帽下了楼。



“司机!”袁殊在楼门口喊了一句日语。



一个穿着军装的日本兵快速的跑了过来:“阁下!”



这是袁殊的专职司机。



“去虹口!”袁殊说道。



“嗨!”司机小跑着去开车了。



半个小时后,袁殊到了虹口日侨聚集区的梅花堂。



说是堂,其实是一幢小楼,因楼外栽满了梅花而得名。



再过几个月,这里就会被征用为影佐祯佐机关的办公地点,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梅机关”!



梅机关这个名字,就是由梅花堂而来。



但现在还是“兴亚建国同盟”的临时驻点之一。



这个组织,因为存在历史短,所以在史书上留下的笔墨不多。



但在这个时期,乃至以汪精卫为首的“汪伪政府”成立之前,一度被日本外务系统及军部扶持,拟成立为统治中国的汉奸傀儡政权之一。



直到四零年初,汪精卫与日本政府谈叛结束,“汪伪政府”成立在即,这个组织才被汪精卫兼并吸收。



从成立到消亡,满打满算,兴亚建国同盟只存在了一年的时间。



但在这一年时间里,袁殊利用便利,巧妙的将不少的中共,中统,军统间谍安插到了其中,一年后,这些间谍又顺势进入了汪伪政府的各个要害部门。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权力,是因为这个组织,完全是以岩井英一为首的日本外务派,以袁殊为中心设计和建立的。



并一度计划组建新的涉政党派:“大众党”,但最终因为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强烈反对,以及军统,中共均不同意而做罢。



也就是袁殊在国民党内的资历不够,也加上军统和中共均认为他和一帮汉奸文人,根本不是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国党元老的对手,袁殊最终还是会落个黯然罢场的下场,说不定连岩井公馆实际负责人的职务都会出变故,所以一致不同意。



不然袁殊差一点,就能成为和“汪主席”分庭抗礼的人物。



够玄幻吧?



这就如后世经典的卧底桥段:“你特么再不让老子回归,老子就混成老大了……”



一个间谍,能达到这种成就,足以自傲一生了。



当然,此时的袁殊依然是“兴亚建国同盟”名义上的领袖,更是实际掌控人和负责人。



梅花堂不但有他安插的内线,还有一部可供他随时使用的远程电台。



这部电台,平时是用来联络各地日本领事馆扶持的“兴亚建国联盟”分部的专用电台,但到危急时刻,袁殊也会用来与军统和中共联络。



这部电台架设之后,这是袁殊第二次“公器私用”!



袁殊一边亲自编译着电码,一边控制着时间。



不到特定的时间发送,军统及中共是不会接收的,既便接收到,也不知道是袁殊发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