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也许有几百年,也许有一千年,还是没有发现去往东海的出口,但水流中的细微变化,却越来越是清晰,“太虚诀”不知不觉中已经修习到七层。
他在归墟里,已经可以一边用神识分析水流细微的变化,一边修习太虚诀,一边研习符术,一边还将神识化虚为实,去捉那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小鱼。
本来需要百年数百年才能达到的修习效果,在归墟里一一成为现实,在外面,又有谁能有如此悠长的生命来进行修行?
其实归墟的确是个适合修行的好地方,没有任何外界的打扰,而且时间仿佛永远是停止的,如果一直在这里修习下去,说不定千年万年之后,真有可能成为绝世的强者。
乌世鉴将一部分心神沉静下来,静静的修习符术,将那残符文残卷的两部分,在识海中一一印证,识海中的金色符文化成的太阳,越发庞大强烈,金色的识海潮水,已经成为一片汪洋大海。
百年才出现一次的小鱼,在他一个念头下,就化成精粹的能量,进入他的肚子,为他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气。
他的身躯已经渐渐与归墟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压力,念头一动,甚至可以将死寂的归墟水幻化成各种形状。
就连海神印,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也已经可以运用自如,大小变化,只在他一念之间,虽然在归墟里并不能散发出什么惊天的威势,但乌世鉴知道,如果回到东海,必将是惊天动地。
只是要是找不到出口,在这里呆上万年亿年也没有用,就算是有再通天的神通,在这里也是枉然。
他当然也可以选择重新返回中土,经过两次的进出,他已经有把握可以找到那块“玄武甲”,但这绝不是他来到东海的本意。
在东海,有他遗落的忠心属下和朋友,他一定要找回来。
也许他们已经陨落,如果这样,他一定要亲手屠龙,为他们报仇。
这样,才不愧他们喊他一声“大王!”
时光流逝,乌世鉴的符术越发精熟,蛟王角化成的黑蛟,化成一条大黑蛇,在他身旁游动。
就算蛟王角如此神奇,进入了归墟,也没有办法再去感知方向和气息。
好在这条黑蛟思维简单,在归墟里淬练躯体,倒也悠然自得。
“黑蛟,看招。”乌世鉴念头一动,一团水流突然凝聚成一个巨大的拳头,朝着黑蛟砸去。
黑蛟一摆尾,身躯变成十几丈,将水花击得四溅,原本死寂无波的归墟,居然在他们的打斗下激起一团团小小的漩涡。
拳头刚散,就是一条黑龙成形,张牙舞爪,朝着黑蛟扑去,黑蛟咆哮,丝毫不惧,闪电般朝着黑龙撞去。
一蛟一龙,在归墟里来来回回争斗,虽然激不起太大的水花,却也搅得方圆数十丈水流摇晃。
乌世鉴知道也就是在归墟,这两个庞然大物的斗争看起来就象是小打小闹,如果放到东海之上,恐怕已经是石破天惊。
归墟对任何力量,都有一种巨大的压制作用。
这条黑龙是他以水为符所化,在这里,既没有纸,也没有笔,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神念完成,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沉积,他居然可以以水为符,一个个的符文在水流中,就算是露珠,凝而不散。
到了最近,他甚至已经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东西,光是凭借识海中的神念,就可以在脑海中画符,然后化虚为实,使出符术,虽然现在这样的能力还远不如用水符的强,但已经足以让他惊喜万分。
因为他曾听韩三秋说过,上古记载中真正的大符师,根本不需要纸和笔,他们的一念一想,就能生出符印,化为符术,移山填海只在一念之间。
自己虽然离他们这样的境界还差得远,但却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黑蛟猛然一撞,将黑龙撞碎,重新化成无数的水流,轰然四散。
就在水流一散之间,一缕细微的波动突然引起了乌世鉴的注意,就象当天发现异样的水流通往“玄武甲”一样,他猛然发现了这一缕不一样的水流。
他凝息屏气,将蛟龙角收起,然后静静盘坐在水里,释放出神识,追踪这一缕水流。
有如抽丝剥茧,经过漫长时间的追踪,他一步一步跟着水流朝更深处走去。
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搜寻,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水流,但好在这丝水流虽然非常容易被冲散,但它的方向不变,片刻又重新凝结。
乌世鉴有了经验,可以肯定这缕气息一定是通往某个出口,那个地方也许就是萃晶城。
在这里这么久,也没有发现应无双的踪影,不知道他是不是仍然静静的在归墟某个地方修炼,还是已经找到方法出去了。
毕竟象他那样的强者,又在归墟里呆了这么长时间,找到出路也是极有可能的。
前方的水流越来越强烈,乌世鉴的心情也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他知道,出路已经不远。
金雕族、鲛人族、融火族人怎么样了?绿娥怎么样了?当天萃晶城一战,他们是不是已经全都死于“真神令牌”之下?
前方一亮,仿佛有明亮的符文闪过,他的身体被一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