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一八章 杏儿岭巧遇
就在王中与于秀才一家逃离嘉禾府境内之时,嘉禾府城之内,却阴云密布,就连普通的百姓,都觉得最近城里好像有大事要发生。



很快崇信侯遇刺身亡的消息便传了开来,一时间全城哗然。



太守府衙,嘉禾太守正在处理公务,手下幕僚之中,又有人前来报讯:“大人,侯妃又来了,在门外与邹大人几人哭闹,非要他们发兵前去擒贼呢!”



嘉禾太守陈延寿今年虽然已经将近六旬,但身体还很硬朗,看上去和五十来岁的人差不多,正值春秋鼎盛。



听到手下的汇报,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让邹宾之他们应付着就是,对了,下令传信去水军都营的人,是谁,查出来没有?”



“还没来报,不过,小的进来之前,下面好像有传言,东门守将鲍成双鲍大人,今日好似不见了,一整天都没见人。”



听到这里,陈延寿手上翻页的动作一顿,然后冷哼了一声,说道:“哼,看来老夫还是老了,老眼昏花,竟然让鲍成双做了四将之一,老侯爷倒是调教得好奴才。”



嘉禾府兵马大权全在太守府,其中最主要的兵马有四只,两只在外,两只在内,分属四大将统领,另外还有一只偏师水军,由水军都督节制。



这四大将只是太守府的私职,没有朝廷的认可,为了落一层朝廷的身份,所以陈延寿将之分别命为了四门守将,鲍成双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陈延寿一直以为鲍成双是自己人,没想到,事发当日,第一时间去调水军都营的人,居然是鲍成双派去的。



陈延寿虽然是自嘲,但只要人不傻,都听得出他心中的怒气,下方叩首的幕僚顿时不敢开口,静静的恭候着。



过了好一会,陈延寿才接着道:“鲍成双的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按朝廷法度来,敢背叛我,我就让他在整个王朝都无立足之地。”



“另外,你去告诉侯妃,侯府的禁卫军可以不裁撤,但本官只能在境内剿匪杀贼,境外的就力有不逮了,让她自己想办法吧。”



静候已久的幕僚一听,登时明白过来,太守大人这是要趁机瓦解掉侯府的那些禁卫军啊。



崇信侯府手握一只五百人的卫队,在嘉禾府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从老崇信侯开始,这只卫队便专门招募一些江湖勇武之士,战力颇高,即便是太守府也不敢小觑。



不过这些人以利而聚,散起来其实也简单,如今崇信侯新丧,而且还没有子嗣,崇信侯妃能对这些人还能有多少掌控力,就要打个疑问了。



崇信侯妃倒也不蠢,这些天闹来闹去,其实也未尝没有保全侯府这股势力的想法,但替死去的侯爷报仇,抓捕贼人,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太守府大人这样一说,那贼人多半肯定是不会在境内被抓住了,侯妃若是将这些人派出去抓贼,抓不抓得到还是两说,最后还有几人能回来都说不定。



幕僚恭敬的领命而去,陈延寿继续处理其他事情,事实上,陈延寿在第一时间得知贼人已经抢马逃离嘉禾府城之后,就没了什么抓贼的心思。



查到这事还与涌谷县的一个秀才有关,抓捕的令讯也是今日才传下去,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其实,他甚至还有些暗喜,嘉禾府有一个崇信侯,对他的制约可就太多了,现在少了一个内部大敌,他以后的许多事情操作起来都要顺畅的多。



如若不是这样,就凭永兴府的伍光远那点本事,如何斗得过他。



崇信侯死,嘉禾府迎来了一阵不小的动荡,当日参加宴会的人,有不少都是城里头的大家族子弟,各有资产势力,这次也迎来一场的地震。



虽不说破家亡人,但侯妃震怒之下,有不少人还是倒了霉,破了财。



有那心思伶俐的,迅速投靠太守府,最终得以保全,有那迟钝点的,家道甚至被折腾得一蹶不振。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作为宴会的发起人,东道主徐良翰居然没有受到侯府的多少刁难,得以安然保全,有些不同寻常。



但这些纷纷扰扰的事情,都与王中等人无关了,几天之后,崇信侯发丧之时,于秀才已经带着众人过了高溪县,然后往金凤府而去。



一路上出奇的平静,甚至他们在过高溪县外的镇子时,都没见到王中与于秀才自己的海捕文书,这让于秀才十分惊讶,什么时候太守府处理大案的效率这么低下了?



不过没被通缉自然是好事,路上赶路也就不用餐风露宿了,虽然大城他们还是不敢进,但小镇村子之内的,花点银钱寻人借宿,还是挺方便的。



十几天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大冲山脚下,在一个名为杏儿岭的村镇落脚。



这村子坐落在一处高岗之上,只有一条上去的大路,下面就是官道,直通金凤府,只是在大冲山里头,官道也变成了栈道,十分不好走,所以他们要在杏儿岭这边修整一天,准备一些需要的物资。



虽然金凤府贫瘠是出了名的,但好歹也是一府之地,来往嘉禾金凤之间的旅客商队,其实还是有不少的。



只不过由于大冲山之内实在不怎么好走,所以大多都是一些三三两两的小型队伍,没什么大型的客货商旅。



“实际上,金凤府由于地势特殊,群山环绕,只有西北面出斜仓有一条比较平缓的峡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