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27.“三巨头”
(先别看,要改,2点之后,切记切记)



11月6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下午14:30,李阳雨来到了滨江分站,今天做中班。



自从祁镜进了他的小组,成了跟车的院前医生,他每次上班都是提前半小时到岗。主要是帮忙准备交接班时要用的各类药品和器具,这也是祁镜吩咐给他的一个学习临床知识的练习内容。



他已经快30岁了,以这个年纪想要再向祁镜看齐有点不切实际。



但人总得有些梦想,李阳雨就是这么个人。不过为此他不仅要花苦功,还得走点常人不及的捷径才行。



毕竟没经过大学本科的科班学习,基础就和豆腐渣一样稀碎。好在,老天爷关门的同时打开了他的窗,一扇天窗,也就是他现在院前一线担架员的工作。



其实,说是担架员,真正要做的却是个多功能杂工。



平时主要是做搬运的重活,但临时还是要充当急救员的工作,比如cpr捏皮球。然而在帮忙救治病人的时候,他们也要做护士的工作。



这样一个一线的急救工作,想要进一步掌握临床医学知识,与其按部就班还不如直接由点及面地去学。



现实生活不允许他再一步步去学,现实生活却允许了他选用了另一个学医的方法,祁镜半自创的方法。



每遇到一个问题,由问题去深挖本质。



比如心梗简单说起来就是两个原因,一是血管堵了,心肌供血不足;另一个就是心脏耗氧增加,增加心肌耗损。表面的原因很简单,但要多问一句为什么血管会堵,那就要分成很多种了。血管内皮破坏导致



但今天的分站和平时略有不同,备用车竟然全被占了。



外勤的全部急救车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压床,压车,还在路上的情况。



他不得不通知了还没到站的祁镜,告诉了他这个情况。祁镜倒也乐得自在,没车开不了工,倒是能在诊疗室里再待上一段时间。



平时怕麻烦懒得教学生,去了急救中心后就更是如此。但有时候人就是这么贱,失去久了,就算是白菜豆腐吃上两口也是别有风味。冷不丁教上一会儿,他反而来劲了。



本来是想着拖会儿再去急救分站,可谁知一拖拖到了这个时间。



分站休息室一共三层,李阳雨和余刚就在一层。爆炸出现的时候一个在看书,一个在打电话。



虽说周围高楼林立,但声音却能直接传进来。第一声让李阳雨放下了书,余刚回头看向这个老搭档。第二声,两人已经循着声音来到了窗前,看着面前渐渐升腾起的滚滚浓烟和周围扬起的尘土。



透过窗户,李阳雨虽然看不到现场,但那片黑烟滚滚的场面还是能尽收眼底。



“那儿是。。。”



“那个方向应该是清里坊吧。”余刚说道,“正巧是一片低矮老房区。”



“对对,清里坊。”李阳雨见识过这种爆炸,这些年的院前工作告诉他,这很有可能是液化气泄露,“现在确实是开始起锅烧饭的时候。”



“但也没法连着爆炸啊。”



很快休息时的电话响了起来,余刚接起了电话。二一旁的李阳雨则直接电话给了祁镜。



这时已经等不及调度的电话,对爆炸中心来说,离他们最近的不是那些撒出去的急救车,而是隔着一个半街区的滨江分站。分站里虽然没车,但却有他们两个。



“你们带好镇定剂、止痛药、气切包和敷料过去!”



“带多少?”李阳雨话音刚落,窗外又接连爆了两声,接着便是三楼玻璃窗震碎的声音,稀里哗啦掉了一地。



“炸了四声,威力不小,你们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对了,还有毯子!”祁镜在电话里说道,“我坐120的车直接过去,你们尽快。”



“好,知道了。”



李阳雨也来不及多问这些东西的具体用处,收到指示后就和同时挂了电话的余刚跑出了休息室。



。。。



滨江分站本来就离人民北路不远,离开分站大门,穿出一条小路就是东南-西北走向的人民北路。顺着西北方向一路小跑,没一会儿就能看到清里坊的石刻牌。



这儿已经是一片狼藉。



巷口满是烟尘,大批的居民从内向外涌出,但这儿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地方。因为就在离口子不远的几家小店,店牌早已纷纷掉落。而一旁的公交车站,站牌也被挂得耷拉在了铁架子上,不停摇晃着。



喊声,哭声充斥在人们的耳边。



先行到来的是和别人换了班的沈厚德组,他们刚被一个人病人拒车,正巧经过这儿便赶了过来。他们把车停在路口,纷纷跳下车。沈厚德脸皱得像个纸团,显然对这个换班的结果非常不满意。



但现场的情况以及容不得他再多想,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紧急事态发生时的恐慌情绪。



“大家别急,受伤的也别急!能走动的,出血量不多的,请自行去最近的丹阳医院。”沈厚德和担架员小刘开始指挥居民撤离,“如果出血量比较多,就先来这儿包扎,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