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2章 新的一年
三更送到!



闺女一定是带着姑爷孩子一起来,给他们吃不心疼,可是以后回来要粮怎么办?



每家的丈母娘都是偷偷的塞给闺女吃的。而不敢明目张胆的给,就怕闺女回去受气,被婆婆指使回来要粮。



没有儿媳妇的还好说,能让闺女吃饱回去,要是有儿媳妇的就是大战了。



你要是给了闺女更是麻烦,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儿媳妇也会跟你要粮给妈家送。



有的人还偷偷的跟刘茂才说初一初二的饭光是粥,还得特别的稀,就算有人在饭点过来这样的饭也不招眼。



反正大家的意见统一,那就是装穷。



既然大伙的意见统一,刘茂才巴不得这样做呢,得省多少话?



现在刘茂才最庆幸的就是自己不当村长了,看着王红喜每回开会回来都拉长着脸,有几次甚至连衣服都拽破了。这哪是当村长啊,这是当炮灰啊。



王红喜总是跟他抱怨每次开会各个村的村长都跟他借粮,乡长也不制止。



借粮?那是借命啊!所以王红喜和刘茂才统一口径:我家穷,每天就喝粥。



可是没人信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不知道刘家屯的产量是多少,但是以刘茂才的为人不可能把粮食都交公粮,也不可能留少喽,不够大伙活命。



现在刘家屯是最吃香的,媒婆都盯着这个村的适龄男青年,找婆家只要是刘家屯的就乐意。



刘家屯的闺女也不愿意往外走,所以就造成了正月有很多结婚的小青年。



喝完稀粥张红梅找到王红喜。“村长,初几杀羊?”



“红梅我跟你太奶商量了羊不杀了。就是得把你家所有的羊归大队,放心,不会亏待你。按集上的价给你钱或者公分都中。”



张红梅一听老太太知道心里就放心了,自己不会吃亏。



王红喜接着说“虽然羊归公,但是还是你放羊,以后你就不用下地,放羊就中了。”



张红梅心里满意,嘴里却是迟疑“村里的人同意?”



“那不是你该操心的事。羊正月十五就赶到大队牲口棚里。”



“行,听大伯的。”



回到家里看着羊圈里的十八只羊,这几天多喂你们,以后你们就要离开了。



初二刘建国离开还是二愣子骑车送的,自从有了自行车给老牛省了太多的活了。



从初六开始自己的自行车就成了婚车了,村里有十个小伙子结婚,都提前跟张红梅打招呼借车接媳妇。



懂事的人家会带点山货过来,要不就是几块糖,不懂事的空手来了还特别的理直气壮。



后一种人家张红梅就不借,最后还是刘茂才出面找张红梅才算解决。



村里的人也知道这小丫头也不是好惹的,脾气也挺大的。



初三晚上的饭特别的实在,大锅炖鱼,放了土豆,白菜,高粱米的米饭。



饿了两天的村民更加知道外面生活的不易。



回家更是嘱咐孩子们不要说关于吃的事,就说是粥就中了。



初五就是破五,也是吃饺子,二愣子早早的跟张红梅打好招呼,要是食堂吃就没关系,要是自己吃一定做他的饭。



从初六开始就是村里的喜事了,今天是张红梅的生日,没有几个人知道,张红梅也没有在意,但是老太太的孙媳妇刘爱民家的婶子给端来了一眼面条,还卧着两个鸡蛋。



李翠花也给煮了六个鸡蛋。



这个生日过得张红梅窝心,还是有人关心自己呢。



可是远在京城的张守义心情却非常的不美丽。



本来收到包裹看到上面的地址心里高兴,唯一不太满意的地就是包裹是给他爸的。



给他爸就给他爸吧。打开包裹里面都是好东西,这丫头真舍得。



翻到最后看到一封轻飘飘的信,打开一看眼睛就眯了起来,里面都是给他爸的问候。还有她自己的情况,最后还有关于村里人的事,居然为了别人找到他爸?



虽然没有明说照顾,但以自己对那个丫头的了解她不会说没用的话的。



自己她一个字都没提,呵呵,给她记着。



张红梅不知道自己得罪了金大腿,每天都是去大队部交孩子认字,现在村里孩子的水平都有初小二年级的水平了。



一眨眼十五到了,大队库房里还有大黄米,几个负责碾米的妇女推了两天的碾子才磨出一袋子黄米面。



李翠花带人负责糊豆馅。没有芝麻只能用豆馅代替了。



十五早上吃完饭就开始准备晚上的元宵。



张红梅看到王红喜媳妇把蒸熟的放凉的红薯剥皮,放进大黄米面里和面,这样就不用水了。跟自己做的地瓜丸的和面方法一样。



之后十个负责做饭的妇女搓元宵。



张红梅偷偷的尝了一口豆馅,凑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