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91章臭小子还知道回来
叶小兰这丫头喊的声音,非常大,又是在这寂静的村中角落,所以声音传得很远,直接传入了叶家大宅,自然是被叶天鸿和陈枝莲听了个正着。



叶天鸿和陈枝莲这两位叶家长辈,本来要是要去桃花山农场进行他们每天工作的,平日里他们都是如此一番作为。



今天他们却是没有出门,而是在家守着,主要是因为叶正琮大清早就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正在从武陵市往回赶。



在这种情况之下。



虽然桃花山农场的事情,在叶天鸿和陈枝莲看来,的确是非常重要,但是无论如何再重要,也比不过自己的儿子回家重要。



所以今天。



他们破天荒的没有出工,而是将事情和工作量吩咐下去,让柳平安夫妇带着人去干活去了。



他们俩决定,要在家等着,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然后,要儿子跟着自己去桃花山农场好好看一看,说一说桃花山农场的规划和蓝图到底是什么样的。



要知道,现在桃花山农场已经步入正轨,所有的事情,都基本上准备妥当,只等着叶正琮回来拍板定下音调,将那种植新技术传下来,就可以开始播种种植农作物了。



农作物种植下去,让桃花山农场的员工们,认真仔细的照料,想必是肯定不会亏待这些农作物的。



对于在乌头村土生土长的这些农民大老粗来说,别的事情他们不敢说做的怎么样,但是要说起照顾这些庄稼,他们可是行家里手。



对于这一点,那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桃花山农场这些农作物的第一季收成,能够顺利的达到预期成绩,那么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的回笼。



到那个时候。



桃花山农场才算是真正的步入正轨。



如果真的取得那种成果,当然少不了叶天鸿和陈枝莲他们两个的功劳。



虽然大头的功劳,在儿子身上,但是具体事情的实施,和桃花山农场种植事宜的打理,可都是他叶天鸿和陈枝莲两个,在从头到尾,倾力而为。



真要是取得成绩,当然是少不了他们的功劳的。



如果儿子当初开办的是企业,而不是农场的话,说不定叶天鸿和陈枝莲可能还没有办法,干涉太多的事情。



因为以他们两个的学识和见识,对于企业的管理或者是运作模式,那是根本不知道的。



以他们的能力,绝对不可能深入到那个层次。



那种情况之下,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在外围吆喝着喊喊口号就可以了,具体的事情,他们可不敢去操持和运作。



可是儿子开办的可是桃花山农场啊。



既然是开办农场,那么种植的自然是一些庄稼和蔬菜瓜果,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而照顾庄家和蔬菜瓜果这种事情,他叶天鸿和陈枝莲可是干了一辈子了,绝对是颇有心得。



这可是他们业务范围内的本领,他们当仁不让的要接过来。



所以。



要挑选农场桃花山农场的管理者,或者说是实施者,自然是非他们两位莫属。



因此当初桃花山农场开办之际,叶天鸿和陈枝莲那是非常的积极,跑前跑后,忙里忙外,将各种事情,处理的倒是井井有条。



无论是前期的招工,还是后期的带人干活,都被他们两人全盘接了下来,没有让叶正琮去操什么心。



事情进展得非常的顺利,一直到现在这个程度,实在是让叶正琮这个甩手掌柜,当得也是非常的舒心。



然而此刻。



已经到了桃花山农场发展的关键时刻,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完毕,只等着叶正琮回来定一下,第一季所种的农作物是什么。



当然更关键的是,要让叶正琮提供内种植新技术所培养出来的种子,还有在种植过程中有没有采取什么新的方法或者工艺。



这些高大上的知识方面的东西,作为农民大老粗的叶天鸿和陈枝莲,自然是无法深入理解的。



对于具体的新技术和工艺,所蕴含的道理,他们是无法理解的,也不需要去理解。



他们只需要去实施。



只需要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就可以了。



让他们干具体的活计可以,但是要让他们去琢磨干活过程中的道理......



或者说,通过总结这些规律和道理来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是改进某一个工艺或者是技术,实在就是有些为难他们了。



叶天鸿和陈枝莲干了一辈子的体力活,想要让他们动脑子去思考,干活过程中别的方面的路径,或者更先进的方法,那无异于要他们的老命。



所以深知这个道理的叶正琮,根本没有期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桃花山农场种植技术方面有什么突破。



事实上,叶正琮也不需要自己的父母去做这些事情。



别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是叶正琮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