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圣旨再临
陆尘笙反应过来,见着对方就要拆开圣旨当即脸色一变。



“且慢!”



陆尘笙连忙叫道,这可是第三道了,事不过三啊!



对方要是在宣读圣旨,陆尘笙可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陆秀才大可不必担心,这第三道你也可以拒绝了,多拒绝几次也能够彰显出皇上的圣恩浩荡,咱家多来几次也没有什么。”



王公公闻言不为所动。



陆尘笙却是不信,这第三道可以拒绝,那此后陆尘笙就算是在拒绝几次,那也务必在最后要答应下来不可的。



毕竟只有答应下来,那才能够算的上是佳话。



若是没有答应,哼哼哼...



陆尘笙深吸了一口气,“王公公且慢,此事也不急于一时,我想请王公公转交个物件。”



王公公闻言愣了一下,转交什么物件?



“初五,准备一下笔墨。”



陆尘笙挥手说道,初五连忙到一旁开始给陆尘笙磨墨。



片刻之后,砚上已经满是墨水。



陆尘笙拿起毛笔轻轻一沾,随即挥笔开始抒写。



王公公见着这样一幕,倒也来了几分兴致,当即凑上前来观看。



临雨这会儿也不甘示弱的走到前头来,美目轻轻一扫。



待念到第一句诗词之时,顿时微微一怔。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临雨瞪大了眼眸,死死的将面前这诗看着。



诗词之中的隐世态度,直接跃出了纸面,如此诗词更算的上是传世之作了!



王公公在一旁也瞪大了眼睛,虽然只是一名太监。



但是在宫中接触的人多了,看的诗词多了,多少还是懂的一些诗词鉴赏的。



此刻的他,也直接被震在了当场。



(关于这桃花庵歌,作者以前时候一直以为,庵是指寺庙的意思,唐寅落魄之时有一红颜知己来到身旁,后定居在桃花坞



后红颜知己死去,大为悲痛的唐寅后来出家号六如居士,所以一直误解这庵是寺庙一类的意思。



后来查了一下,发现桃花庵歌是1507年左右写的,那个时候唐寅还没有出家,红颜知己也还在,所以作者找了一下,这庵的意思应该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不知道有没有弄错,有的话请诸位指正。)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