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章 第 51 章
的满洲贵族叶赫那拉一系,从血缘上与大清王朝有着复杂关系——容若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容若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妹孟古格格即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生母。



容若生于京师,他父亲本身就是才华横溢,是满汉文化融合的满洲贵族代表,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也就是顾炎武先生的亲外甥。



他本该是仕途一帆风顺,光芒四射。哪知道,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却因为他父亲的关系,饱受怀疑其真实才学。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更是他人生的一大打击。



他也曾振作起来发奋苦读,在徐乾学名师的指导下,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皇上爱其才,又因容若的出身,留他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皇上出巡,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可是,这都和容若本身的志愿相违背。



他的志愿,是做一个他父亲那样的国之栋梁,为国为民,青史留名,而不是一个皇上身边的诗词文人。



他想做真正的实事,可是接着一件事情,又狠狠地打击了他。



索额图上奏皇上,说他的名字“成德”,和太子殿下的“保成”重复了一个“成”字。



古往今来,只有忌讳皇帝的名字,没有忌讳太子名字的说法,更何况他的出身,他和皇家的关系?



可是索额图提了出来,他就必须做出态度。



他改名“性德”。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关节,都自觉地只称呼他的字“容若”,不再称呼他的名。可是,不称呼就能代表事情没发生吗?朝廷上的争斗和倾轧,皇家的冰冷无情,每一样都让他心灰意冷。



他改为寄情于家庭的温暖和安慰,可是他的原配妻子,那么温柔多情的人,这般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的一对少年夫妻,本该是想扶相助走完一生,恩爱白头——他妻子死于难产,孩子也没保住。



容若彻底崩溃。



人人都说《侧帽集》和《饮水词》多么多么的好,影响力多大多大,世人争相传颂,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当世文人学士大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可就好比那个“时人云”一样:“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心事无人知,他只能诉之于美酒,不停地喝醉,不停地喝醉……



纳兰一时间想了很多,回忆了很多,可于现实中,也不过不到半炷香的时间。



保康还仰着脑袋,乖乖地等候。



容若抱着小学生坐下来,瞧着他肉嘟嘟的胖脸,黑漆漆的大眼睛,以及那眉眼间的灵性和小邪气,想起他因为小学生一句话,被皇上送到五台山,再回京的一路经历,笑得温润如玉。



“皇上若是同意,纳兰老师就去帮我们的快乐大师。”



保康:“……”



保康反应过来,他的纳兰老师答应了,当下就欢喜不已:“谢谢纳兰老师,保康马上去找汗阿玛。”



话还没说完,人从纳兰老师的怀里出来,迈开腿就直奔乾清宫的方向。



阿灵阿和石溪道人呆呆地看向纳兰容若,容若全无所觉,只望着快乐大师的背影消失的方向,面色平静,嘴角噙着一抹温柔慈爱的笑儿。



…………



保康一路小跑,跑到乾清宫。



“梁总管,汗阿玛的跟前有人吗?”



梁九功笑得一脸菊花盛开:“没有。皇上正在休息……”



保康:“汗阿玛——汗阿玛——”



保康等不及梁九功通报就扬声高喊,没听到他汗阿玛的回答,直接跑进来。



皇上刚刚召见大臣,正在用茶点休息,听到喊声故意没做声,哪知道熊儿子真能闯进来。



皇上瞪眼:“礼仪那?”



保康猛地刹住脚,面色肃穆庄重:“阿弥陀佛。给汗阿玛请安。”



亲亲汗阿玛·皇上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手里拿的什么?”



熊儿子明显是有所求,皇上心生不好的预感。



保康嘻嘻笑,几步跑到他汗阿玛的怀里,送上自己的章程。



皇上:“……”



皇上接过来首先批评他熊儿子这笔蚂蚁爬的字:“保康啊,瞧瞧你这笔字,你胤禛弟弟写的字都有模有样了。”



保康丝毫不受打击:“阿弥陀佛。师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汗阿玛要多夸夸保康的优点。”



咳咳,皇上直接咳嗽出来。



“嗯,汗阿玛是应该多夸夸保康的‘自信’。”



保康一点儿也不多想,就当他汗阿玛是夸他“自信”,伸手一指,示意他汗阿玛专心看他的章程。



皇上捏捏熊儿子的胖脸颊,开始“专心”看。



然后……皇上也惊呆。



“保康要八旗子弟转为文人?要将骁骑营整治成军中文职?”



“不是,不是。八旗子弟现在游手好闲,天天无所事事。师祖和保康说过,将来,随着人口繁衍,朝廷供养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保康认为,既然国库养不起那么多的八旗子弟,就应该教导他们一技之长,将来也好不拖累国库。”



“先慢慢地办学,鼓励和逼迫他们做工经商领差事,等他们都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就取消他们的‘铁饭碗’。至于骁骑营中的将士,首先当然是识字,接着是技能学习。扩收的五千人,必须是聪明人,有天赋的人……”



保康布拉布拉一大通,总之,就是将西山骁骑营变成后世的一个军校性质的军营,里面的将士们人人识字,人人都有所长,却不是练习弓马骑射;熟悉鸟枪也不是为了上战场,而是研究更好的鸟枪,各种更好的军备设施。



类似后世的信息兵,技术兵,后勤兵……



皇上听懂了,也看懂了。



一方面因为熊儿子顾忌他太子哥哥和他大哥而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一方面震惊这个办法的种种好处,其中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皇上叹气。



“军中也有专门研究武器的人,工部、铁造处、内务府都有。南书房行走戴梓非常有火器方面的天赋。还有很多西洋匠人,就那个保康看着不大喜欢的南怀仁,他们都对大清火器改进有重大贡献。”



“新火器的研究方面,目前是汗阿玛自己直接负责,康亲王跟着督办——汗阿玛也送了几十个聪明的八旗儿郎进去学习……”



保康安静地听着。皇上感叹完,瞧着熊儿子那得意洋洋的小样儿,忍不住伸手摸摸他光溜溜的小脑袋。



保康:“……”



皇上面对熊儿子不乐意的瞪眼,笑出来。



“保康的想法很好,只是保康不能天天去西山大营,具体负责人选,可有选好?”



保康终于等到这句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保康的纳兰老师。”



皇上一愣。



他以为,熊儿子要推荐钮钴禄家的人。



“哦,保康的纳兰老师还有治军之才?”



“当然。”



“哦,那是汗阿玛耽误保康的纳兰老师了?”



“……”



保康满脸都写着“这还需要多问?”皇上使劲深呼吸缓一缓。



可皇上怎么都气不过。



熊孩子帮着他的纳兰老师来求他,还直白白地说他耽误他纳兰老师的前程,皇上特气不顺。



“汗阿玛要是不答应那?”



“汗阿玛一定会答应。”



“哼。给你一个机会且说说。”



“汗阿玛也欣赏纳兰老师的才华,之前是有一些顾虑。也是主要因为,满洲人里面,能和纳兰老师一样与汉家文人打成一片,文采人品获得汉家文人认可的人,太少,必须抬出来纳兰老师的诗词天赋。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哦——哪里不一样?”



“现在纳兰老师在词坛上已经成名了,应该开始他的梦想了。”



“……”



“……”



皇上心头一哽。



保康一脸不服气。



皇上一抹脸:“行吧。看在保康说得都对的份上,汗阿玛就答应了。”



“谢谢汗阿玛。”保康笑得比外面的小太阳还灿烂。



看得皇上更是气不顺。



“汗阿玛还没说完。”



“既然容若去了西山……汗阿玛再给添加一个人,赫舍里家的赫奕。他和索额图是不出五服的族兄弟,做事牢靠,目前理藩院任职,汗阿玛又意提他做工部尚书。”



赫奕?保康没听过这个人,不过,既然汗阿玛提出来,那应该人品可以,反正朝廷中的争斗势力平衡等等他并不想参与,只是,“赫奕要听纳兰老师的。”



皇上:“……”



皇上那个气啊。



他未来的工部尚书要听容若的。



可皇上对容若,确实有那么一咪咪的愧疚。



“行,汗阿玛答应了。”



“汗阿玛给容若封一个官儿,好名正言顺。”



“行。明天就封赏。”



“要高一点儿……汗阿玛,保康告退。”



保康“见好就收”,在他汗阿玛要发火之前,麻利地“飞”走。



皇上:“……”



皇上愣愣地看着手里章程,满腹心酸地表示:他后悔送容若去五台山了。



皇上忍着满腔“酸楚”,捏着鼻子给抢他儿子的对头容若封了一个文华阁大学士的“高”官儿,还给了正经差事——西山骁骑营总兵,主管骁骑营的一切整改事务。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