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0章 第 60 章
开开心心的,做自己喜欢的,自己想做的。当然,现在是乖乖长大。”



保康小心翼翼地问:“师祖,那——汗阿玛害怕吗?”



眼睫毛微微颤抖,眼神儿好奇又胆怯……师祖因为他的小模样笑得开怀:“有一点点?应该有一点点。但那是之前。现在你汗阿玛想通了,一点点也没有了。”



保康:“……”狠狠地松一口气。



“师祖,果然保康的感觉是对的,这几天汗阿玛身上的气息有变化。保康说不清。他是保康的汗阿玛,保康看不清他。”



因为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所以他惯常看人的方法看不清,师祖听懂了,轻轻点头。



“人和事都是会变化,这是好事儿。”放下手里的白玉笛,拿起刚刚小徒孙选的陶埙,外形像梨子的紫砂陶埙,独特的双气孔排列,优良的吸水性和大气天成的外表,师祖试了一下,立即发出声音,沧桑空灵厚重幽婉。



师祖点头:“很好。儒雅古朴,不怕磕碰,不怕水。”



保康刚刚听了一声就喜欢上了,小小的纳闷:“师祖,这个声音好听,为何现在不流传了?”



师祖:“春秋时代,礼乐崩坏,却也礼乐大兴。那个时候,以和为美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审美观,埙唱而篪和,是人们对“和为贵”的强烈诉求。和,声音谐和,内容舒缓平和,有助于教化。”



“音色古朴醇厚、柔润清正。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埙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



保康:“……”



师祖是说现在“人心不古”?



师祖:“……乐器总体来说还是表述心曲,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习惯,也有相对不同兴盛的乐器。既然选了这两样,就要好好学习,明白?”



“明白——”



小沙弥拿着两样乐器,保康和师祖出来府库,眯着眼睛看向蓝天白云,心里那个美。



琴棋书画诗酒茶,就差茶和酒了嗷嗷。



“师祖,保康几岁可以大口喝茶?”



“几岁都是小口品茶。”



“……那师祖,保康几岁可以喝酒?”



“十五岁。”



“师祖,保康先学吹埙,下午下棋。”



“好。”



保康在他师祖的院子里跟着石溪道人摆开架势,手持他的小陶埙气沉丹田正要发出“龙飞凤舞”之音,他汗阿玛派人送来消息,扬州有人研究出来他要的“食物保存方法”。



保康惊呆了有没有。



“这么快?”保康的大眼睛瞪得溜儿圆,不敢相信。



来报信的侍卫说:“也不快。扬州知府为了抢头功快马加鞭送来消息,只说有了方法,具体结果还要等半年后看结果。”



保康:“……”



这已经很快速了啊。



“方法那?不对,不要回答,要注意给研究人保密。是扬州的谁研究出来?”



那个侍卫笑了出来,因为快乐大师的体贴:“是一名叫黄履庄的年轻人。扬州知府是个机灵人,恰好那个黄履庄也确实有真本事,他之前就喜欢做一些小物事,小有名气。”



“随着消息送来的,还有黄履庄做的一些玩具。皇上吩咐都给送了过来。”



说着话,侍卫就一一摆开这些小玩具,保康一看,首先进入他眼睛的是一只“小黑狗”——一眼看去就是真的“小狗狗”,仔细看才注意到它的木质纹理。



就见侍卫作出一个敲门声,“小狗狗”立马原地站起来朝侍卫大叫,保康看得瞪大眼睛,侍卫弯身拍拍“小狗狗”的头部,又在狗身上的一个部位拨弄了一下,“小狗狗”乖乖地躺下,也不再大声吠叫了。



保康:“……”



这不是就是后世的电动小玩具?



神奇的华夏圣贤们!



保康一把抱住“小狗狗”,大喊一声:“喜欢”。



顿了顿,一脸警惕地问:“小狗狗有几个?”



侍卫:“只一个。快乐大师喜欢,属下再让黄履庄制作。”



保康一脸纠结,那个“痛苦”。他等侍卫退下去后,忍不住抱住“小狗狗”哀嚎:“师祖,胤禛弟弟最喜欢小狗狗。保康只有一个小狗狗。”



师祖正在抄写佛经,闻言只说:“保康先给胤禛弟弟玩,再去制作更多的小狗狗。”



保康又冲着师祖书房的窗户嗷嗷叫唤:“师祖,我们改变路线先去扬州好不好?”



师祖:“黄履庄的名字既然已经报上来,估计他会直接进京。”



保康:“……”



保康特舍不得,吩咐贴身太监赵昌将他还没捂热乎的“小狗狗”,送去给他的胤禛弟弟,装模作样地抹抹眼泪,凑到石溪道人跟前,和他一起研究这个两轮车。



木质的两轮车,没有链条,但保康的第一反应就是——“自行车”。



驱动轮、后轮、车架……伟大的华夏人们啊嗷嗷!



保康和石溪道人一起研究,然后看着石溪道人晃晃悠悠地骑着两轮车逛圈儿,激动的落泪。



这次是真眼眶湿润。



“师祖,保康太感动了。师祖你看,车子自己动。师祖,保康可以改进它,保康骑着它带着师祖。”



“嗯,保康加油。”



“师祖你看,这里还有‘瑞光镜’。”保康打开说明的小册子一看,凹面镜的尺寸,最大的直径达五六尺:制法大小不等,大者五六尺,夜以灯照之,光射数里,其用甚巨。冬月人坐光中,遍体升温,如在太阳之下……



“师祖,你快来——”



保康大大的震惊,这不就是后世的“探照灯”?



嗷嗷嗷!



“师祖你快来看!”保康激动大喊,“师祖你快来看嗷!”



师祖让小徒孙折腾的安静不下来,放下毛笔净手走出书房一看,他也小小的吃惊。



石溪道人骑着两轮车停下来,同样满脸震惊。



“……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挽能自行;行住,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老道试了一下,日足行八十里。”



师祖瞳孔一缩。



保康双眼亮如太阳。



临近出发的日子里,保康除了日常功课,准备出发事宜,除了应对,除了胤禛弟弟之位的所有哥哥姐姐妹妹的“强烈控诉”,有空就拉着他大哥、太子哥哥、大姐、二姐……一起研究将士们的装备工具改进。



大阿哥:“如有必要,可以在头上和脸上做一番装饰,便于在深山老林来隐藏自己,类似保康弟弟玩乐时候制作的草丛帽。”



保康重重点头:“大哥说得对。等汗阿玛要打丛林战,和交趾国开战,可以用到。你们看这个‘瑞光镜’,可以用于远距离照明和搜索敌人。”



太子好奇拿过来试着将“瑞光镜”对准胤祺弟弟,果然一下子就有感受,众人发现他的表情变化,都心惊。



众人屏住呼吸等候,不一会儿就都听到胤祺弟弟喊“暖和”,一个个的,都大为惊奇。



太子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果真好物件。我们一起给汗阿玛上一个章程?”



胤禛走卧不离地抱着他的机械狗狗,闻言说道:“上次我们给汗阿玛上折子,有关于大清和西洋各国的外交事宜,汗阿玛只说‘已阅’。这次我们一起上折子。”



保康眼睛亮闪闪:“胤禛弟弟的提议好。听说那位黄履庄手里还有其他,大约三十项发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进京?”



胤祉:“我刚刚打听到,这位黄履庄和梅文鼎是好友。梅文鼎就是慕名机械狗之名去拜访他的人之一。这次皇家匠艺学院开办,梅文鼎作为当世的算法大家,天文大家,必然要进京做老师,到时候……嘿嘿。”



兄弟几个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有理有据,有可行性还有创新性。



大公主、二公主安静倾听,她们已经感受到自己和哥哥弟弟们的差距,默默安慰自己,不着急,之前落下了,现在慢慢来。



三公主和四公主对这些不大感兴趣,只和胤禛弟弟、胤祺弟弟一起玩机械狗。



皇上收到孩子们一起上来的折子,对其中的道道,也是瞳孔一缩。



黄履庄的名声他早已知道,只是他一是没有精力,一是顾虑他的汉人身份不想搭理,听内务府的人说邀请他进京入匠作出他没答应,他也就放了手。



可皇上真没想到,这些,出自一个民间小匠人之手的小物件,居然可以用在军事上,还有大用处!



皇上觉得,如果不是熊儿子的折腾,他可能,真的错过很多。



皇上心里感慨万千,找到熊儿子说话,对着熊儿子好一番感叹,面对熊儿子的取笑也没有和往常一样跳脚生气。



皇上要在五台山多待待。



回老家尽孝刚回京的李光地送来加急折子:“小琉球事宜……郑经生病,子克爽幼,部下争权,征之必课……”



之前皇上派遣都统彭春、副都统郎谈等前往雅克萨等地侦察,也传来消息。



他们在达斡尔总管和宁古塔都统的协助下,沿嫩江北上,经墨尔根,越兴安岭,近雅克萨,顺黑龙江而下至瑷珲……掌握大量的军事情报,为抗击沙俄作好充分准备——小股遭遇战中,阿灵阿一枪击毙沙俄指挥官托尔布津。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