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为什么要南下
相对于直接去攻打有城池,还是城中两万兵马的城镇。



周瑜手下的这点人手,根本是在做白日梦。



而转而去对付难楼,一个野外的乌丸王庭,周围没有什么防守设备,顶多就是一些拒马和木栏。



几千兵马,完全有机会打下来。



不管怎么看,对付着乌丸的单于,都要比直接去攻打城池,要简单的多。



“那就这样定了,我们先去攻打那乌丸单于,拜托公孙百户,接下来的几天密切关注乌丸单于的动态,务必将乌丸王庭兵力部署以及单于的一些动静打探到手,我们好争对掌握的情报,做相应的部署。”



得到了周瑜的命令,公孙度立刻点头,抱拳下去,开始着手,按照周瑜的吩咐去办事。



一行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而周瑜正在打,乌丸单于的主意,另外一边的冀州,刘争也在考虑该怎么对付这些从幽州支援过来的鲜卑人。



休息了两天。



那些从幽州支援过来的鲜卑人,便联合蹋顿、袁熙等人的兵马,直接火速来到了信都城下。



不但将刘争包围在了信都城中,而且还命令自己的人马开始在清河郡一带扫荡,劫掠粮草物资。



刘争畏惧于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马,一时间不敢出城与之交战。



倒不是因为刘争怕了。



而是刘争其他的兵马还未赶到信都城。



此时在城外的这些敌军又不攻城。



贸然出击的话,对刘争而言并没有好处。



所以他只能暂时先等等。



等文聘和臧霸二人的大军从邺城支援到信都来。



到时候集结了兵力,再来和这些敌军决一死战。



只是越是这样临近大战,刘争越是对这些游牧民族的人,有几分讨厌。



心中也不免盘算起来,为什么这些游牧民族的人,老是会来进攻中原。



说起来,作为一个现代人,刘争对于这些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这要说起来,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从西周开始,中原王朝就饱受游牧民族的侵害,西周有犬戎,秦汉时期有匈奴,之后又有鲜卑、突厥,柔然,契丹,蒙古等等。



而且在华夏大地这2000多年的历史之中,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入侵中原。



很少有中原王朝主动出兵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



即使是有少数王朝入侵草原,也只不过是为了战略准备。



而不是真的为了占领这些草原地带,将其版图纳入自己的王朝统治之下。



甚至因此还诞生了华夏大地上的一大奇迹,万里长城。



它的作用便是为了抵抗,阻挡草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



长城也是中原王朝和草原游牧民族的边界,长城内,便是中原王朝能够统帅的地方。



而长城之外便是草原游牧民族能够活动的区域。



而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恰恰和华夏大地上一个重要的分割线有关。



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上都会学过的,400毫米等降雨线。



这条400毫米等降雨线就和长城的分布十分类似。



这条线以南降雨充沛,每年有大量的雨水。雨水充沛就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而这条线以北的话降水量稀少。



想要种植庄稼很难存活。



一些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很难种植。



只能够生长一些基础的草类植物。



所以这一地区只能够是草原。



同时也就能够明白为何他们物资匮乏。



这等降雨线其实就和长城的规划大致相同。可见古人的智慧。



等降雨线以北,不能种植粮食,只有一些野草,人又不能吃草为生,所以为了存活,就只能养一些,以草本植物为食的牛羊马,这种叫做畜牧业。



然后人吃动物,或者用动物进行商业贸易,从而达到生存的目的。



或许有人会说,畜牧业多好啊,餐餐有肉吃。



这可比天天是五谷杂粮要爽的多。



看起来,这话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存在。



现在这个时代,畜牧业只有一些天然草场,没有人工草场和草种,那些畜牧所需要的草料生长速度和产量不能够达标。



草料十分有限,其实养不了多少的牛羊。



即便是到了刘争所处的那个时代,整个蒙古国,也不过是只有几千万头羊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草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