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一章兵败如山倒
“放箭!”



当叶知秋斩了鞑靼大将之后,鞑靼的主帅下达了命令,立时,无数骑兵拉弓,朝着天空中准备放箭。



“我去,这还怎么玩?”



叶知秋刚斩了鞑靼大将,就看到这一幕,他心一横,就朝着鞑靼大军杀过去了。



在其他人看来,叶知秋这是去找死去了。想在百万军中斩上将首级,三国演义看多了吧!



叶知秋自有他的想法。



当鞑靼放箭的时候,他的选择无非只有几种,要么是令士兵举盾防守,但是他带出去的只有几千骑兵,全部举盾防守也未必防守得住,当飞速射来的箭以极快的速度下坠时,其具有的力道足以震伤盾牌之下的人!



叶知秋知道防守是不可能成功的,而退入城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退,鞑靼势必逼近,说不得还会趁乱攻取城池!



他现在倒是有些后悔自己学着演义里的情景带兵出城了,他就应该占据城关守着就行了!应该以逸待劳!



不过到了此时说什么都没有用,无论是原地防守还是撤退,都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便进攻吧。



他比起其他武林人士最大的优点在于他有百变武器护身,这件装备由百变星君世界最坚硬的材料组成,防护能力极佳,如今被叶知秋变作盔甲,可以抵挡的住几乎所有的攻击。



所以,叶知秋便冲锋了,看准了方向冲锋!



他的冲锋方向,正是鞑靼主帅所在的地方。



若是从高空中往下仔细看,可以看到一条细线直勾勾往着十万大军的最中心而去,在这条细线的前方,任何的攻击都是无效的。



长刀砍过,长枪刺过,无数的人围成了人墙,阻滞在冲锋者的最前方,似乎是要冲锋者疲于奔命。



但是冲锋者的强大不是阻滞者所能想象的,两千斤的巨力配合上锋利无比的利剑,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无人可挡。



冲锋者在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向着大军中心挺近着,当叶知秋可以看到鞑靼大军的王旗时,他鼓足了力道,整个人刹那之间便至王旗下,将那里长得最富贵的一个人斩杀了。



与此同时,几十只长枪插向了他。



依旧是没有插进去。



几十只长枪的主人用尽了力气,但是长枪的墙头依旧在虚空中发力,距离长枪的中心,还有一尺的距离。



而这一尺的距离,便是天涯海角。



叶知秋再次挥剑,长枪的主人便全部没了头。



而整个鞑靼大军,渐渐有了奔溃的趋势。



杀不了,只能被杀,而且主帅被杀,鞑靼的大军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在跟谁厮杀,渐渐想到了长生天之类的东西,渐渐变得恐惧起来。



却在此时,宣府里的大明军队也杀了出来。



鞑靼大军便奔溃了。



……



打仗就是这样。



当一个人开始逃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会跟着逃,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从众心理,而在战场上,则有一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



兵败的时候,人多已经没了作用,没了斗志的鞑靼骑兵就像是一群羊,大明的军队只需要在后边追杀就是了。



少年皇帝也想追杀,被很累的叶知秋给阻止住了。



稳住,不要浪,要是人家有人鼓起勇气把你也干掉了,那大明即便杀得再多,也是输了的。



“国师真是勇猛,以一己之力竟然敢攻击敌军大营!你不知道,当时朕都给你捏了一把汗!”



少年皇帝兴致勃勃,终于在叶知秋和其他守将的劝说下不再出城杀敌,而是说起了先前厮杀的事。



“要是有下一次,我绝对不会这么冲锋了。”



叶知秋的内心里,无数个念头闪过。



当鞑靼大军放箭的时候,他就知道阵前单挑很傻逼了,尤其是带了几千骑兵下关挑战,真是傻逼的紧,但是那个时候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只能向前冲杀,杀出一条血路来。



他是有自己的后盾的,因为他相信自己铠甲的威力,再不济,他还可以借着一页书溜了,总之,他是相信自己不会死在这一处战场的,因此他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即便是没有后顾之忧,一直杀敌下去也是对体力不断的消耗,尤其是叶知秋前边的敌军似乎是无穷无尽,杀之不完。



杀敌杀得多了,就有一种普通人进行一千两百米长跑的感受,明明知道终点就在前边,但是坚持下去是无比困难的事。



好在,这一次他坚持了下来,而鞑靼没有坚持下来,使得这一次的战争是他胜而鞑靼负!



但是下一次,叶知秋不能保证,万一他被困死了,那他只能溜了,而这么一来,因着他信任他而死的人就不可计数了!



“死生之战,不可不慎重!”



叶知秋这一次得出了这一结论,他觉得往后再也不能随意轻言冒进。



而在皇帝面前,他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