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盟军彻查时,必会据此肯定:离恨天继任为新的长生天,几个虾蟹为了救走他拼死与小秦淮同归于尽。如此,就能掩藏这新晋辽谍的潜伏”——救出离恨天,符合长生天临死前的期待;但救出离恨天之后还营造离恨天继任的错觉,绝对是辽谍为了自己能顺利接棒而特意添加的一笔。
但这一笔,无疑给离恨天的逃跑增添了险阻。
“包括长生天在内的所有蒙谍都以死相护,这个离恨天,很可能既地位崇高又身负绝艺。”盟军恍然“离恨天最重要”远比长生天预期的早,因此,虽然离恨天成功越狱,但紧追过去的孙寄啸等人几乎踩断了他的脚后跟。
天骄的意思再清楚不过,绝不教蒙谍这颗珍贵的顺风耳独苗回他老窝。回去?那就是另一个青鸾、战狼。
“离恨天”确实是顺风耳,机警如他,先还一心一意回成吉思汗身旁,后来听到背后有动静而又迟迟不曾被捕、猜出对方是拿自己放线钓成吉思汗大军,意识到自己回不去、便索性走了一条反路。
这也是他只能远程报丧给成吉思汗
今日之前,敌军几乎每次肃清,都有个嫌犯是莫非。
跟谷雨几乎从不露头不一样,莫非的强度在于——无数人曾接二连三指认他,最后都前仆后继被他反锤,堪称“神疑神黑,佛疑佛黑”。
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张书圣、鲲鹏、完颜江潮、苏赫巴鲁、阿宓、花无涯、高娃……这些夔王府和蒙古天地玄黄的高层当过他替罪羊。
之所以说不完全,是因为他在转魄之前还干过掩日和惊鲵……
言归正传,莫非一直以来都很黑,出现在离恨天的“提名”中并不稀奇。
离恨天有可能只是攻心。孙寄啸这点心理素质还是有的。
但这并不代表孙寄啸不担心莫非,徐辕、林阡也是同一副心情——
之所以每次肃清都波及莫非、而莫非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是因为蒙古军从来都没有真凭实据确证转魄是莫非,反而捋下来转魄是一脉相承的那许多个别人。有木华黎偏爱,有拖雷喜欢,有莫如牺牲,有洛轻衣策应,蒙古军核心层还咬着他不放的大抵也只有执着权斗的窝阔台,和生性多疑却严在蓝衣男子口中频率最高的词是“铺路”。
莫非当然想查出:铁木真要此人铺的是什么路?要知道,遁地术和挖地道可不一样,不会的人他就是不会,没法被无损地带过去。所以,铺的是什么阳关道?
诸如此类,情报太多太关键,需要莫非再多留一战。
不过,“保全自己为上”,莫非一定听林阡的。长生天之死,算是对他的警示。
事实上孙寄啸徐辕林阡都多虑了。离恨天当着孙寄啸的面到底是不是随口一说,目前谁也不知道。但脱困后的成吉思汗确实只能远远地看着信弹悼念长生天。换言之,离恨天与成吉思汗距离太远,喊破喉咙也没人听见,孙寄啸就算当场惊愕,表情也没人看到。
“长生天牺牲,离恨天是唯一的慰藉了。”成吉思汗得知离恨天还活着,总算展眉。
“可他怎么迟迟不来?”等了好一会儿,拖雷年轻,难免沉不住气。离恨天的那缕情报,是大漠孤烟还是海市蜃楼?
“平心静气,先翻译情报要紧。”窝阔台显出沉稳。由于离恨天是远程递信,需要极大的耐往无前,也许是长生天死前下了‘离恨天上升到第一位’的命令,还有,桉发时长生天将我们心中离恨天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徐辕说,也是因此他才确定离恨天就是顺风耳的。
“不是更该求万无一失,才对得起那个用命为他们调虎离山的主帅?”胡弄玉见说服了他,又道,“好,既然他们求稳,离恨天已被关了数日,不要先进去探究虚实、死活的吗?”
“他们不可能直接‘为了救走他拼死与小秦淮同归于尽’,而更应先行通知离恨天、里应外合击杀小秦淮才是。比如像上回那样,装扮成伙头兵,在馒头里放刀片,通知离恨天以一个最佳状态越狱。”林阡领悟。
“如果是这样,小秦淮守卫猝不及防被杀居多,为何还会多死这几个蒙谍呢?”胡弄玉说。事发时盟军顾此失彼,安排的并不是绝顶高手。
“另外,镣铐不是被砍断的,而是被解锁的。锁上有血,和离恨天嘴里的吻合,相信是他以口衔尖锐之物所致,更能证明里应外合。不过,现场并未发现刀片、钥匙之类,俨然是被活着的人带,来弥补夜半的遗憾。
日出时分,风卷云急。
群山连绵,莫非感觉得到同袍们都在身边,可走着走着,竟忽然闻到阵阵草木香气。
怎么回事!怎么走了片刻,竟远离了那个寸草不生的万人坑?还不止,好像还在出山海九道关?而整个盟军却懵然不知!
莫非最先判断出,自己没有被用作反间,因为蒙古军如果发现了他是转魄,以成吉思汗的作风,一定会把盟军坑杀在万人坑里,而不是现在这样,晾着盟军而已。
换句话说,万人坑只是个蒙古军自己都不知道的意外,曾接近又绕远,教盟军空欢喜一场。
空欢喜倒无所谓,可以继续抓;